西藏扎什伦布寺保护维修工程
发布时间:2016-07-29建设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设计单位: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
施工单位:西藏轩辕文物古建筑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地区扎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拉萨圣玉监理有限公司
▲边玛草墙体维修后
▲措钦大殿正门维修前
▲措钦大殿正门维修后
扎什伦布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尼玛山麓,依山面水而建,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根顿珠巴创建于1447年,是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的佛教大寺, 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什伦布寺保护维修工程投资1.18亿元,是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中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工程分为两期,主要内容包括措钦大殿、强巴佛殿、四世班禅灵塔殿、甘珠尔殿、大门、围墙;夏孜扎仓和脱桑林扎仓两处显宗院,以及罗挖院、果扎院、当勤院、婆多院、喜奶院、扎西吉康、哲蚌院及七处米村僧院。
针对扎寺工程特殊性,工程在保留文物安全和真实的前提下,解决了功能需求方面的问题。工程最大的特色在于:一、就近取材,尤其是涉及边玛草、阿嘎土、木材、央巴、巴嘎土、青石板、块石等主要材料。二、独具藏族地方特色的施工工艺。金顶鎏金施工,完全按照传统工艺传统技术组织实施。阿嘎土施工工艺工法,是藏式古建筑屋顶和地面材料的施工工艺,它以位于海拔3500米以上取来的阿嘎土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捶打、润油、人工细磨、夯制出来,凝结有浓郁的民族情怀。赭红色的边玛墙是西藏建筑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建筑构件,边玛草女儿墙施工工艺,体现了西藏寺庙建筑中既环保又科学的特点,它是经过对生长在西藏的河流两岸、湿地中、沙渚上,不生蠹虫的柽柳,去皮、捆扎、切割、上色、钉固、上央巴等工序而成。
工程的实施使扎什伦布寺现存的各类珍贵文物得到了保护,为研究西藏古文化、早期的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西藏的历史以及与内地历代王朝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主要的资料。本工程完全由西藏本地施工队伍承担。工程的实施为当地培养了传承藏式传统工艺的古建保护人才,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四世灵塔维修前金顶
▲四世灵塔维修后金顶
▲扎什伦布寺全景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