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工程
发布时间:2016-08-01业主单位:湖南省老司城遗址管理处
设计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施工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弘古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辽宁文博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起止:2013年12月1日—2014年6月30日
▲老司城主体区航拍照片
老司城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城东19 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是湘西历代土家族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历代古都,是湘、鄂、渝、黔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民族文化遗存,2001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 年7 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老司城遗址整体格局以面积约19 公顷的中心城址为核心,中心城址依照自然山势的多层平台、随形就势自由分布的格局存在。因长期废弃,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整个遗址区基本成为开发过的山区梯田状,仅生活区城墙和少量挡土墙还能勉强外露。经数年的考古发掘工作,部分遗迹外露,整体格局逐渐清晰。
经过现状调查,发现其破坏原因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损毁、墙体开裂、倾斜、外鼓、坍塌;排水系统下陷、沟底冲蚀、阻塞、沟壁垮塌;道路、建筑址部分缺失等。
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积极配合,高度负责,完成相关工作。如充分利用生活区城墙与卵石道路,做好拦截和疏导山坡雨水的漫流,阻止春季雨水直接冲刷而造成遗迹损毁、破坏;疏通生活区、衙署区内的原有大型排水沟渠,做好保护加固,做到遗迹的展示和利用的有机结合;加强生物病害防治,对遗址构成破坏的动植物、微生物病害,及时解决;对于房屋建筑遗迹,在考古工作已经弄清楚其布局、边界关系、地面铺装材质、柱础等基础上,对其进行建造形制与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等。
工程的最大特点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程充分配合,积极合作,在做好充分预案的基础上,考古发掘后,文物保护及时跟进,各种检测、分析报告迅速传到研究人员手中,通过大数据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凸显遗址的真实性要求。
2014 年10 月,由湖南省文物局组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大学以及相关文物部门的专家进行验收,老司城遗址的保护工程得到验收组的直接首肯。
▲本体保护工程施工现场
▲生活区城门台阶
▲土司墓地出土金器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