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风云际会场,苍烟古柏汉祠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蜀汉英雄纪念地,展现了刘备、诸葛亮与蜀汉英雄的历史功业与精神品质。2023年3月31日,历时四年策划筹备,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原状陈列正式焕新亮相,一方面以智能化手段对核心文物区风貌进行全面提升,呈现三国英雄们爱国敬业、公正法治、鞠躬尽瘁、国士无双的精神;另一方面在园区内全新推出多个配套陈列,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三国与武侯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主义精神力量汇聚与文化繁荣发展。
焕新后的“成都武侯祠原状历史文化陈列”在作为历史景观的千年祠庙中,探索三国史诗的当代书写,在传承发展三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打造对话城市文脉的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原状历史文化陈列”获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人流如织,众多游人跟随讲解员,从唐碑到汉昭烈庙,再到静远堂,瞻仰蜀汉高风,感悟三国文化。“汉末数十年间,几代蜀汉君臣,以社稷兴亡为任,以苍生安危为系,约己奉公,忠肝义胆,使蜀汉出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太平景象……”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不仅是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也是成都市着力打造的廉洁文化基地,被四川省纪委、省委宣传部评为省级廉洁文化基地。
千年祠庙活化焕新,以文脉构筑城市符号
成都武侯祠的历史文脉沉淀在建筑园林、礼仪秩序、社会记忆等方方面面,是城市的肌理和脉络。在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背景下,成都武侯祠对文物区进行风貌焕新,运用国际化、智能化现代技术手段,融入了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利用,对近3000米展线、8500平方米左右的原状历史文化区域及200余件(套)文物及展品进行修缮与提升,让历史建筑遗址得到整体重塑与艺术解读,探索祠庙当代价值与意义。
成都武侯祠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焕新,是对祠庙空间、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全面整合的结果,将其融合成城市象征符号,既留存了历史的过往,也包含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在打造集原址保护、展览展示、教育研学于一体的三国文化传承基地的同时,焕新历史文化当代生命力,让古建筑遗址对话城市,赓续传统文脉,弘扬民族精神。
百年封藏碑刻重现,以文物承载精神品质
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原状陈列展线上,对诸葛亮殿北壁西次间磨蚀壁龛木框进行更换时,周边抹灰层剥落,发现诸葛亮殿北壁墙体内嵌有8通清代碑刻。碑文内容多样,含时四川主政官员题记、乾隆朝状元书《出师表》、武侯祠祭祀活动记录、文人墨客访谒留书画等。
发现的《眼底江山》碑,其作者是时任四川按察使宋可发,1672年奠定武侯祠今日建筑格局的大规模修缮工程便由他发起主持。当时的四川战火甫定、百废待兴、人心思安,宋可发以重修武侯祠为契机,凝聚共同价值,唤醒善谋图强的意志。这些新碑刻的发现,促成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跨越350余年的历史印证与时空对话,也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与文明和谐的社会精神。作为成都代表性文化遗产地,武侯祠就此迎来有机更新,更焕生机的重大机遇。
打造三大配套陈列,以展览呈现中华智慧
在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遗址中,设立“祠庙千秋——成都武侯祠历史文化主题展”之“武侯祠·谒庙问史”“武侯祠·营造之法”与“锦官城外柏森森——成都武侯祠文化艺术展”三个配套展览,让观众感受祠庙的千年延续与场所精神。
“武侯祠·谒庙问史”首次系统性完整展示了成都武侯祠从三国时期至现代的历史沿革,体现了历代统治者与护祠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千年守护传承;“武侯祠·营造之法”全方位展现了成都武侯祠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古建园林文化与智慧;“锦官城外柏森森——成都武侯祠文化艺术展”,通过“历史·凝视”“丹青·妙写”“物象·汇聚”三个单元,将历代书画、瓷器、木雕与当代雕塑并置,促成过去与现在的对话,让三国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艺术魅力焕发出新的生命。
配套展览针对半开放古建空间特点而设计,利用古建园林环境,创造丰富的层次和连续的体验,同时根据成都武侯祠的精神意趣,撷取物象,用图文进行基础信息传递,用沉浸空间打造精神场域,用艺术展项创作赋予寓意,让古祠说话,让历史复活,打造出三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精神带来的聚拢感与向心力,也让历史建筑遗址中的展览,存于园又隐于园,在景观中粼粼而动。
多元一体拓展外延,以探索助力城市生长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将无形与有形、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入云端观展平台、开发文创产品等,使历史元素与现代时尚相连接。
“武侯书院”“小诸葛进校园”“《领阅·武侯祠》”等活动,帮助观众还原真实历史图景,让三国文化走出博物馆和书本,把历史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在各类研学与宣教活动的开发中,尝试跨界融合,关注祠庙与城市空间中人的交往价值,探索如何解码“活的祠庙”及“与城市连接的祠庙”。文创产品开发以三国文化为设计基调,汲取三国英雄人物特点,广泛征集创意,满足观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广泛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完成智能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拓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文化遗产+数字教育、文化遗产+文旅融合等多元发展模式,探索文化遗产创新之源,延展文化遗产生命之途。
致敬历史,通往无限未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三国文化是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蕴含中华民族忠勇、智慧、守正、创新的坚强底色和无穷意韵,而成都武侯祠正是承载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三国遗迹之所在,凝练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核心品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崇敬和向往之处。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持续地关注社会与人的变化,在积极探索中,拓宽边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传递博物馆社会责任,实现当代更新,赓续城市文脉,使历史与当下共生,使文化与城市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