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肖维波报道 日前,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家-校-馆”协同育人研讨会在四川博物院召开。
活动以“汇聚家校博 融通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家庭、学校与博物馆教育融通发展的育人价值以及机制、路径、策略的探究,旨在为全国家校馆协同育人优秀单位提供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以期共同提升家庭、学校、博物馆协同育人水平,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共创“家-校-馆”未来学校育人新生态。
会上,“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四川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18所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成都市草堂小学等30所学校。与会专家对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家校馆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表示充分认同,希望家校馆三方加强协同,真正做到目标一致、关系协调、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的互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了解,“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将开展多样化的家校馆协同育人实践,进一步凝聚共识,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同育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