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浮雕未能团聚的一件往事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武天合

唐“昭陵六骏”浮雕,是依照唐太宗李世民驰骋疆场、完成统一大业骑乘过的六匹战马的原型创作的一组六件艺术珍品,是唐太宗昭陵的镇墓之宝,原陈列在唐昭陵的北祭坛上。1913年5月至1917年2月间,“昭陵六骏”浮雕遭遇了流离失所和浑身带伤的悲惨命运。

image.png

image.png

1913年5月,法国古董商人格鲁尚派戈兰兹偷偷把“二骏”浮雕盗出昭陵,遭当地民众阻拦,把“二骏”浮雕推下山,民众把“二骏”浮雕送西安府图书馆保存,后被军阀张云山转交给陆建章。1916年,北平古董商人赵福龄与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勾结,以袁府修建花园为名,把“二骏”运抵北平,转手卖给卢芹斋的来远公司。同年底,被卢芹斋从北平运出,1917年2月抵达美国纽约。1918年3月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馆长高登,在美国的卢芹斋库房看到“二骏”浮雕,4月19日就向董事会汇报,决定以借展、认购的办法获得“二骏”,5月8日“二骏”被运抵宾大博物馆展出,两年半后支付卢芹斋12.5万美元。

1918年夏秋之交,美国宾大博物馆的毕士博来华,企图盗运其余的“昭陵四骏”至美国。他勾结陕西督军陈树藩之父丝绸商人陈佩岳,派人去昭陵盗运“四骏”浮雕,运输队行至西安城北草滩镇,准备装船时被民众阻拦。在驻守渭河北岸的靖国军的干预下,陈树藩只得将残损的“昭陵四骏”浮雕运交西安图书馆保存,后移交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陕西省博物馆的前身),1963年10月1日对外展出。可是“飒露紫”“拳毛騧”仍流落海外,令人唏嘘不已。

笔者1989年10月到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一进馆就被“昭陵六骏”深深吸引。2011年笔者所著《西安碑林国宝》一书,对“昭陵六骏”浮雕做了详细介绍。“昭陵四骏”1995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可惜“飒露紫”“拳毛騧”二骏浮雕因在海外未能列入其中。2011年3月下旬,《西安碑林国宝》一书完稿之时,笔者请陕西省考古研究所88岁高龄的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审读并作序。在石先生的办公室里,当他看到“昭陵六骏”的介绍时,激动地从书架上翻出一扎泛黄的信件,一边翻阅一边述说着他为“飒露紫”“拳毛騧”浮雕回归奔走呼吁的件件往事。

1986年7月中旬,石兴邦先生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之邀,赴美国考察,见到了老朋友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张先生曾多次来过西安,在陕西省博物馆石刻艺术室里看到过“昭陵四骏”浮雕和复刻的“飒露紫”“拳毛騧”浮雕。

两位先生在美国纽约见面后,石先生迫不及待地提出想去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看看“飒露紫”“拳毛騧”浮雕。张先生不仅答应,还说有一则好消息相告,宾大博物馆馆长戴逊先生是他的挚友,他们曾经探讨过让“飒露紫”“拳毛騧”浮雕回归团聚之事,戴逊表示同意考虑。石先生听后激动万分,当即就拉着张先生要去宾大博物馆,亲自拜会戴逊。

几天后,石兴邦先生终于见到了千年前的“飒露紫”“拳毛騧”浮雕。宾大博物馆专门为二骏浮雕开辟了一间有透明天棚的圆形展厅,两件浮雕自带气场,英姿飒爽,引人注目。在交谈中,戴逊爽快地说,自己深知“飒露紫”“拳毛騧”二骏浮雕对中国人的意义重大,也愿意使它们能够回归团聚。究竟以什么方式?交换、借展都可以商量。不过,他又强调二骏浮雕是宾大博物馆花钱买来的,若要回归中方,可考虑用几件文物作为补偿。

回国后,石先生途经北京,立即到国家文物局将二骏浮雕有望回归的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国家文物局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认为,二骏浮雕若回归团聚是件大好事,但鉴于这两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和它的重要性,交换或借展都不太合适,提出可以采取互赠的方式,美国宾大博物馆赠送中国“飒露紫”“拳毛騧”二骏浮雕,中国回赠美方相应的两件有影响的石刻文物。

image.png

image.png

石先生带着这个喜讯回到西安,立即向文物主管部门和陕西省领导做了汇报。陕西省政府研究后即刻向国家文物局打了报告,很快就收到“同意”的批复。

石先生满怀欣喜,一方面抓紧联系在美国的张光直先生,请他与戴逊馆长联系,及时反馈中方的意见;一方面到陕西省博物馆,选出两尊唐代石刻造像:一尊是释迦佛立像,通高1.4米;一尊是菩萨立像,通高2.3米,都很精美完整,并报请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也获得了批准。

在这期间,石先生与张光直先生一直通过信件频繁交流情况。宾大博物馆戴逊馆长也同意以互赠的方式进行交易。只待双方敲定具体赠送的时间,二骏浮雕就可回归中国与其他四骏团聚了。

谁能料到,一次事件让回归之事被搁置。当时,一个由百名大学教授组成的美国访问团到西安考察。戴逊馆长的挚友——访问团中的凯赛尔教授,在博物馆陈列的“昭陵四骏”浮雕下方,看到一段说明文字:“1914年‘飒露紫’‘拳毛騧’两骏,被美帝国主义分子毕士博盗走,现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凯赛尔曾经在宾大博物馆看到过“飒露紫”“拳毛騧”浮雕,也略知它的来历。看到说明牌这段文字,回到宾馆就给戴逊馆长写了一封信,写道:“作为一个宾州人和宾大的校友,我想让你相信,我和代表团的大多数成员,一想到一所令人尊敬的高等学府,展出着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藏品,就异常难堪,感到很丢人。假如宾大博物馆有这两个唐马;假如我看到的解说词属实的话,那就应该立即归还它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假如中方的说明词不符合事实的话,也希望你能阻止这样的谴责……”

这封信大大刺激了戴逊和宾大校方。戴逊给张光直先生写信表示:“目前,以互赠方式解决‘飒露紫’‘拳毛騧’二骏浮雕之事,有了难处。”张先生把这封信转寄给了石兴邦先生。

25年过去了,石兴邦先生拿着当年张光直先生的一封封来信,既痛心又惋惜。石先生接着说道:“后来,戴逊馆长因病离开了宾大博物馆,不久离世;为二骏浮雕回归团聚牵线搭桥的挚友张光直先生,也于十年前(2001年)去世了。”

2022年10月21日,石兴邦先生也离开了我们。如今,“飒露紫”“拳毛騧”二骏浮雕依然未能回归。但愿有朝一日二骏浮雕能回归祖国,了却几代文博人的心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2.65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