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考古,你可以用最“软萌”的方式。3月1日,贵州首本考古科普漫画《一起考个古》在贵阳发布。该书以漫画的形式,将一个省份历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进行科普,为地域文化研究传播树立了创新范式。
《一起考个古》将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海龙囤遗址、赫章可乐遗址等贵州获得的8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学术知识点进行“软萌”翻译,让读者在“哈哈哈”里纠正对考古的“偏见”,了解贵州史前至晚明30余万年的历史脉络。
作为公众考古科普读物,《一起考个古》书中绘制了大量的遗址遗迹、出土文物纹饰图案等,让读者对文物的出土情况、墓葬结构、遗迹分布情况有个大致的印象和了解。在穿插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知识的同时,用漫画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脉络化、图像化、娱乐化,向读者展示了公众考古的全新话语方式,并被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列为推荐图书。
当下,贵州正扎实推动“四大文化工程”成果转化运用,《一起考个古》的出版是贵州考古、新闻出版领域践行“两创”引领,推动贵州考古成果“年轻态”传播的优秀案例。
专家荐书
周必素(《一起考个古》主创代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一起考个古》的雏形,是多彩贵州网创作了一年的考古新闻深度报道。该书是媒体和考古的融合之作,实现了从新闻产品到图书出版物的靓丽变身,以媒体人年轻视角让考古“活”起来,让考古的学术成果“灵动”起来,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化“公众考古”理念的一大尝试。而在“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中,也使贵州文化特质更具辨识度、更富传播力。
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考古邂逅漫画,已经不是新鲜事。不过一批考古发现同时遇到漫画,那还真是新鲜事。这便是夜郎故地贵州地区的考古漫画《一起考个古》,这被称之为“贵州率先探索以通俗幽默的载体,讲述严肃生硬考古研究成果的一大突破”,非常贴切。
这是一部黑白漫画集,没有炫丽的色彩,却有满满的考古知识,融会贯通,生动有趣。书中所列贵州考古发现,很多我都亲历现场观摩过,印象深刻。不过看到用漫画表现这些发现,可以看出编绘者下了很大功夫,上口走心的词句,简洁有趣的画面,闪烁着作者们的智慧之光。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打破蕃篱,你才会被世界发现”,考古与漫画相遇,就是一个打破蕃篱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通过趣味横生的方式了解考古发现的过程与意义,这是一件让人盛赞的大好事。
高蒙河(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暨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主任)
我国初中起有历史课,课本里有考古,但正说的多,趣说的少。如果顺应读图时代孩子们的阅读习惯,用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的当代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那就锦上添花了。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这几年来,积极推动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不断推进考古利用和传承的创新性发展。他们撷取了贵州历年的重要考古成果,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漫画方式,做了一系列“好看、好玩、有意思”的科普考古,先是网上发布,现又集成绘本。
这个绘本好看,以考古内容为题,以字言志。贵州的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跃然在字里行间。对白的词句,幽默的风格,网络的语境,当代的表达,都拉近了与小读者的距离。
这个绘本好玩,以漫画表现为形,以图生趣。丰富的画面,流畅的线条,绘画出考古工作的一段段流程、一个个原理,一帧帧童真童趣,一幅幅神奇魅力。
这个绘本有意思,以考古故事为线,以事见情。一个个故事主人公都不是角色扮演,而是考古人本色出现;一个个考古故事线都不是凭空虚构,而是考古人的发现场面和研究实感。
齐东方(四川大学历史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什么是考古?就像回答“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数学”一样,看似很容易,却又很难说清楚。普通人怎么和考古“亲近”?这是我们公众考古所面临的问题。《一起考个古》抓住了读者对考古的“知识痛点”,以独特的漫画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公众考古的全新话语方式,既是考古传播的跨界融合,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该书的可爱之处在于它的温度,让专业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这种“草根式”科普叙事方式和视觉文化体验,一边以年轻视角让考古“活”起来、学术成果“灵动”起来,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考古;另一边,主创也沉下心,回归学术研究、推动成果转化,真正深化“公众考古”理念。这在全国公众考古界都是创新之举,也成为大众读者认识“脚下土地”,理解贵州“地下历史”的好方式、好抓手。是一本契合时代发展、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精品图书。
讲好考古故事,或用考古材料讲好故事,并非一地之责、一省之功。一定程度上,公众考古的意图不仅是向公众传播知识,还要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遗迹诠释、文物解读。这本可爱有趣的漫画书,就是一本能让大众去了解考古的桥梁书。希望在《一起考个古》的陪伴与引导下,你我能不断走近考古、了解考古、科普考古。
高大伦(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客座教授)
如果将《古峡迷雾》连环画视为考古卡通漫画图书的1.0版本,《少儿考古入门》勉强可算作2.0版本的话,那此书就是这类书的3.0版本。
贵州,这片考古学家们原本并不太看好的考古区域,经过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耕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在新一代考古人的努力下,厚积薄发,十年荣获5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彻底扭转了考古界对贵州的传统看法。如此丰厚的成果,理当与时俱进,利用社会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科普,令其生动呈现、全民共享。该书选择了目前考古科普最佳的传播方式,这一创意让贵州公众考古走在了全国前列,也拓宽了十大考古发现宣传的新方向。
此书通篇洋溢着青春欢快的气氛,活泼但不失专业,幽默但不失严肃,通俗但不失高雅,六者兼顾,殊为不易,开卷有益,老少咸宜。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
这是一本让我忍俊不禁的绘本。
有关考古题材的绘本越来越多,《一起考个古》中考古的知识点表述准确,知识确实是硬的,但硬知识很容易让人有硬感觉,这本绘本的表述和语言又是很入心的,两下结合得好,很难得。
考古可以是诗意的,可以是生动的,可以是大众的。通过富有诗意的激情、充满好奇的探索、生动有趣的叙述,考古一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健全我们的心智。
李韵(《光明日报》高级编辑、首席记者,《文化记忆》周刊主编)
它是一本考古书,也是一本故事书,又是一本科普书,还是一本漫画书。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属性叠加在一起,出乎意料地创造了这本与众不同的书。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考古,也有越来越多的考古人意识到考古知识对于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于是,公共考古日渐发展,成了许多考古机构的工作内容。然而,虽然考古发掘的神秘性对公众构成天然的诱惑,但是考古知识深奥、考古文章晦涩,又让公众望而却步。
面对公众对知识的渴求(爆棚的好奇心),如何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走近”考古,甚至将来“走进”考古,考古人雄心勃勃却难免“药不对症”。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敢于尝试,呼应时代,顺应潮流,于是这本“大家小书”就这么水灵灵地“出土”了。
它稳妥妥地是一本“大家”之书,因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源自扎实的考古发掘研究,都是实打实的;它又活脱脱地是一本“小书”,因为书中所有的人物形象都那么萌哒哒,人物对话都那么活泼泼。一起打开这本慢条斯理的考古书,一起来感受考古人的欢脱吧!
《一起考个古》
主编: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绘:多彩贵州网“软萌的硬知识”漫画团队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
出版时间: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