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朝晖报道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已于3月1日起施行。日前,由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世纪建筑遗产的传承与法律保障”学术沙龙在北方工业大学举办。这是中国文物学会的专业委员会走进高校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宣讲的第一站。沙龙汇聚建筑、文博、法律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法治框架下的遗产保护路径,为城市更新与高校遗产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共识。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以“20世纪建筑遗产中的事件与建筑师”为题,围绕曾参与设计的“毛主席纪念堂”展开分析,探讨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建筑创作,并揭示建筑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陆琼围绕“《文物保护法》新修订 新任务 新治理”主题,深度解析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法律实施难点与建筑教育革新等策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以“故宫博物院北院设计理念”为题,阐述“传统与创新的设计融合”下遗产创新发展所应遵循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以“建筑之光——林克明旧居修缮活化及策展”为题,阐述20世纪建筑活化利用“修旧如旧”“与时俱进”的理念。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叶依谦以“高校建筑更新设计实践”为题,讲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新社区设计中,营造“活”起来的建筑文化的心路历程。
在沙龙座谈环节中,10余位业界领军人物围绕加强法治建设,筑牢文物保护基础;推进教育创新,培养更多遗产保护专业人才;融合先进技术,提升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三大议题展开交流。
本次学术沙龙结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及遗产、设计、教学的实践,从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及传承创新出发,以学术交流“破圈”之势,筑牢“保护第一 传承优先”理念,为讲好遗产保护故事,提升建筑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