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助力武当山“两道一路”专项调查精准高效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鄂文

本报讯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四普”办科学部署、创新作为,在湖北省率先探索开展专项调查,有效扩大新发现文物数量。在开展武当山“两道一路”文物资源专项调查过程中,为有效解决线性文化遗产普查数据采集难题,十堰市引进具有信息采集和自动落图等先进功能的设备终端,有效提高普查精度、保障普查进度。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武当山“两道一路”的文物资源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或人迹罕至,或轨迹蜿蜒,其广泛的分布范围、不规则的边界和跨区域特性,使得从外业信息记录、照片拍摄、坐标测点到内业数据汇总、图纸绘制均成为挑战,使用传统普查技术手段难以达到“四普”技术规范要求。借助新型设备,普查队员能够轻松实现边行走边采集的工作模式,一次性采集生成文物普查所需的各种数据,如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16K高清实景图像、清晰的文物本体边界、全域坐标信息,拥有自动精准映射落图功能,大大提高了普查内外业工作效率。

image.png

截至3月17日,十堰市已高效完成40处“两道一路”文物资源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下一步,十堰市“四普”办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四普”技术规范及省“四普”办开展专题调查的相关要求,发挥普查终端设备优势,对“两道一路”文物资源进行精细化调查登记,用科技手段助力“四普”升维提效,实现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鄂文)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86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