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日,由山东博物馆与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长河共饮 草原吉金——鄂尔多斯青铜文明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
鄂尔多斯是中国北方游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上,可以发现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原地区乃至欧亚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山东与鄂尔多斯同受黄河滋养,以黄河为纽带,齐鲁文化和草原文化交流碰撞,揭示出中华文明多元共生的深层内涵。
展览展出350余件商周至汉代的鄂尔多斯青铜珍品,通过“黄河滋养·魅力天成”“青铜艺术·巧夺天工”“多元文化·融合结晶”三个部分,生动呈现了鄂尔多斯青铜文明,揭示了黄河流域多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进程。“黄河滋养·魅力天成”从衣食住行以及图腾信仰等方面,以工具和用具、兵器、车马器及装饰品四大类青铜器为文物载体,带领观众一窥草原上人们适应生态环境的生存策略。“青铜艺术·巧夺天工”展示了草原动物纹饰的独特魅力,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动物图案源自游牧民族对自然最直接的观察。“多元文化·融合结晶”中,曲刃剑的凌厉锋芒、马纽盔的冷峻轮廓、青铜剑的凛冽寒光,共同书写着跨越千年的文明交流史。
展览将持续至7月2日。 (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