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文物违法行为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某公司擅自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案”办案体会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明长城穿越漫长岁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为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军事以及民族迁徙融合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文化体育旅游广电局(文物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查处某公司擅自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案,整个办案历程攻坚克难,不仅对文物违法行径形成强大威慑,更在社会层面极大增强了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与遵法守法观念,获评2024年度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十佳案卷。通过查办本案,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强化使命担当,依法依规办案

作为基层文物执法队伍,石嘴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切实肩负起文物执法者的政治责任,严厉打击文物违法行为,持续为文物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本案线索源于支队执法人员在网络巡查时的敏锐发现。支队迅速启动调查程序,深入核实案件细节,同步开展线下调查。支队执法人员会同属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对网民提供的线索进行实地核查,对明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的施工现场进行严谨细致的现场勘验,当即责令施工方停止施工。通过后续多轮深入走访调查,理清了复杂的责任关系,精准确定了责任主体。该工程施工方和建设方均系国有独资企业,属于“法人违法”案件,施工前未向文物主管部门进行报批。支队报请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并邀请文物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赴现场对涉案文物破坏程度进行科学、专业的鉴定评估。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专家鉴定评估报告确认行政处罚裁量阶次,并组织召开较大数额罚款案件集体讨论,充分研讨案件细节与法律适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合法合规。在整个案件办理过程中,支队内部统一思想,精准锁定关键证据,各部门间紧密协作、协同作战,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案件得到依法依规、公正妥善的处理。

明确整改方案,督促整改到位

惩戒仅是手段,整改才是核心关键。案件办理的最终目的是责令违法主体彻底改正违法行为,尽最大可能恢复文物的历史风貌,要坚决杜绝以罚代改的错误方法,推动文物保护与传承事业行稳致远。经文物保护领域权威专家评估鉴定,施工区域位于明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虽未对长城墙体造成破坏,但严重影响了长城墙体两侧的历史风貌,故依法责令其恢复原状。执法人员全程跟进,督促当事人及时与属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沟通对接,共同确定了取沙回填的整改方案。面对回填工程难度大的困境,执法人员多次与当事人耐心沟通交流,深入开展思想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协商合作,全力推动整改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

此外,针对本案暴露出的文物保护问题,支队向属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发出具有针对性的文物保护提示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助力提升属地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成效。属地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积极响应,筹集资金,在该段明长城周围新设置文物保护宣传牌4块、文保单位责任信息牌17块,设置文化保护栏杆475米,进一步织密了文物保护的安全网。

image.png

image.png

汲取问题教训,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违法案件的发生,显现出文物保护工作中还存在民众文物保护法律意识淡薄、文物保护标牌等文物保护设施设置不到位以及日常监管亟须加强等问题,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今后工作中应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避免类似案件发生,进一步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压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执法巡查办法》相关要求,加大巡查频次,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监管力度。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联合文物保护部门、文管所,广泛深入挖掘违法违规线索,并进一步健全完善辖区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档案资料,对文物巡查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隐患问题,充分发挥119名长城保护员的日常巡护作用,确保长城巡查看护经常化、全覆盖,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监管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压实文物安全责任,提升主要负责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和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文物执法涉及的文物类型众多、分布广泛,违法主体和利益关系复杂,查处整改专业性强,对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争做文化执法“明白人”。以提升案件质量为目标,全面严格公正执法,常态化组织岗位练兵,分类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开展实战演练、技能竞赛,采取教、学、练、战相结合和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线上+线下”的方式,重点围绕文物违法行为调查、行刑衔接等方面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系列活动,推动形成人人能办案、人人办好案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充分发挥东西交流协作机制作用,积极参加东部发达省份文物领域案件培训及集中办案活动,吸收先进办案经验及文物保护措施,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做好知识储备。

三是加大普法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预防此类案件发生,要不断加大普法力度,以创建法治政府、全面落实学法用法为契机,向行政部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注重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有效提升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及守法意识,降低“法人违法”的可能性。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依法保护文物的浓厚氛围,并充分发挥文物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国际博物馆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及各类传统节日,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保护条例》等宣传彩页,使文物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石嘴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将把守护传承历史文脉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压实文物安全监管职责,提升文物行政执法能力,加大文物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守护文物安全,让文物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耀眼光芒,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璀璨文化瑰宝。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5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