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革命旧址 赓续中越情谊——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202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志同道合携手前行 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中越命运共同体传承于鲜明的红色基因。两国革命先驱携手探寻救亡图存道路,为世界取得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广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广西靖西“越盟”办事处等革命旧址是中越革命友谊的历史见证。

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48号、250号,为一座两幢三层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面积434.6平方米,是大革命时期胡志明领导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越南共产党的前身)机关所在地和第一、二期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办学场所,周恩来、刘少奇、陈延年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曾应邀到此授课。2008年,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以下简称“青训班旧址”)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起,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负责青训班旧址的保护管理工作。近年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认真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深挖旧址历史价值,积极推动旧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

高要求保护文物,保持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

1971年11月,周恩来总理视察青训班旧址时,指示要做好保护工作。1980年以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全面梳理文物建筑历史沿革,完善文物价值评估,组织对旧址的修缮、维护和保养工作。青训班旧址建筑历经百年,建筑基础沉降不均匀,材料存在自然老化。2022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全面勘测青训班旧址沉降、倾斜、开裂等相关资料,在专家指导下,根据文物本体及周边建筑的历史施工情况,制定修缮方案。期间,多次复核建筑结构,充分利用地质勘察报告,多次组织计算、复核文物结构安全性,牢牢把握基础加固、屋顶修缮安全原则,进一步完善方案。同时修缮过程坚持修旧如旧,多次对青训班旧址进行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提升,切实维护革命旧址本体安全和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和呈现革命旧址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高标准策划展览,讲好中越革命友谊的故事

2024年,在胡志明同志到广州开展革命活动100周年之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对青训班旧址陈列进行全面提升。坚持“小空间、精策展”理念,深入挖掘旧址历史价值,以主题陈列和复原陈列相结合的方式,从时间和空间多维度展示和利用旧址,讲好青训班旧址故事和中越革命友谊的故事。展览提升后,展陈面积240平方米,展线106米,图片82张,实物展品154件,多媒体设备6个。

展览策划依托青训班旧址建筑,合理规划展陈空间。一楼设基本陈列,以“胡志明同志在广州”为主题,全面梳理青训班旧址历史,系统展示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胡志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成立越南第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革命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举办越南革命干部的摇篮——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缔结革命情谊的历史。二楼集中展示旧址沿革,配备社教、阅读、沙龙、座谈等多功能区,展示越南文学历史等书籍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相关文创,成为广州市内中越友好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三楼设复原陈列,坚持“呈现原状、真实可信”的原则,真实还原胡志明同志卧室、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总部会议室、越南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报纸《青年》报印刷室、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教室、宿舍等场景,再现胡志明同志和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总部成员、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学员生活、学习的情景,最大限度地保持旧址原本的功能和样貌。

在效果呈现方面,青训班旧址从设计元素到色调充分打造越南特色,清新的黄绿配搭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严格遵循“旧址就是最重要的文物展品和展示空间”理念,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在复原陈列中结合展项重点展示内容,巧妙融入新的技术手段。例如,胡志明卧室围绕胡志明在广州汇编越南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巨著《革命之路》,利用投影动态展示《革命之路》内容,利用声效还原胡志明在此工作环境氛围,从视觉、听觉上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

全方位深化交流,打造中越文化交流新高地

青训班旧址成为越南共产党和人民缅怀胡志明同志的重要场所,是海内外游客感受胡志明同志光辉历程和崇高风范的重要窗口,也是广州作为中越友谊“见证地”、中越交流“新高地”、大国外交“前沿地”的重要载体。1971年以来,范文同、杜梅、黎可漂、陈德良、阮富仲等多位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旧址瞻仰,越南党政军群1000多批次代表团以及大量越南在中国留学生到旧址参观。2024年8月18日,越共中央总书记、越南国家主席苏林率领越南共产党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第一站到达广州,瞻仰青训班旧址,对我国党和政府给予青训班旧址的精心保护和展示表示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陈列改造提升后的青训班旧址持续深入参与穗越交流,在越南国防部及河内市、胡志明市等多批高级别代表团访穗中频频“出镜”。为越南代表团、中越友好人士提供接待和交流平台,在深化穗越友好交往、宣传中越友好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依托青训班旧址,中国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越南胡志明博物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两馆自2006年起在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文物保护等方面密切交流、互相学习,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24年4月,中国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越南胡志明博物馆签署了科学文化交流合作(2024-2028年)协议书。两馆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中越博物馆科学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广州与河内友好城市关系,为中越人文交流提供新的平台。2025年,为迎接“中越人文交流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越南胡志明博物馆,及国内与胡志明革命生涯相关的旧址、旧居、纪念馆,以旧址为依托,以展览为媒介,共同策划“胡志明在中国”主题展览,引导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在中越友谊中贡献文博力量。

高品质服务观众,让旧址真正“活起来”

青训班旧址是胡志明同志在广州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纪念地,改陈前旧址仅对越南外宾开放。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突出旧址作为中越两党两国人民深厚情谊见证地的性质,让旧址真正“活起来”,展览改造以全面对外开放为目标,将基本陈列调整至一楼,并在二楼配套多功能区,设置展览展示、服务休息、阅读、沙龙座谈等功能区。2024年3月27日起展览面向公众正式开放,向海内外观众展现胡志明同志的光辉历程和崇高风范,讲述中越两党两国人民缔结革命情谊的生动故事。青训班旧址开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以青训班旧址开放为契机,以展览研究为基础,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同步推出了展览图册,配套开发了系列文创,在旧址宣传、展览推广、中越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以旧址建筑和旧址历史为元素,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如以旧址建筑为素材设计的“中越友谊纪念牌”,采用与展厅一致的黄绿色彩搭配,金属和胡桃木的材质,彰显纪念牌的厚重与大气,专门用于越南贵宾的礼品赠送;以“同志加兄弟”为元素设计纪念杯,以《青年》报报头和旧址LOGO为元素设计的帆布袋和笔记本;以及以旧址建筑造型、《青年》报、胡志明卧室的打印机为元素设计的徽章等,具有鲜明的旧址特色和纪念性,得到越南外宾和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自2024年3月开放至今,青训班旧址已经接待观众近4.8万人次,其中外籍观众超过1100人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广州知名的文化打卡点。2024年12月,青训班旧址保护展示项目荣获越南第十届国家对外宣传奖创意类二等奖,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项目。

2025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河内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启动“红色研学之旅”项目。未来,将有更多的越南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到中国,沿着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足迹,探寻中越友好红色基因。

保护革命旧址、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赓续革命情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以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为纽带,落实中越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继承好、维护好、发扬好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精心培育的“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续写中越文化领域合作、友谊新篇章,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统筹:易西兵 执笔:王娟)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