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数字复刻创新探索石窟艺术展示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科

本报讯 近日,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教授汪晓飞团队采用无人机多角度数据采集和基于摄影测量的三维重建技术,成功完成四川省眉山市彭祖山景区内齐山双佛毫米级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复刻,其作品《巴蜀佛韵:四川石窟数字纪元》入选教育部“创承文脉”数字微展览联展名单。

巴蜀佛雕艺术以“镌刻山川”的恢宏气魄,集宗教、艺术、技术于一体,既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缩影,也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瑰宝‌。彭山市彭祖山造型巧妙的齐山双佛闻名于世,是巴蜀佛雕艺术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

针对巴蜀佛雕面临自然风化等威胁,团队运用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数字化复刻彭祖山齐山双佛,完成超大型石窟造像1.36毫米级精度重建,对复杂风化表面细节进行还原,实现了超大模型实时渲染优化。同时,团队构建了“保护—传播—育人”一体化生态,实现科研、教学、产业闭环,对石窟艺术的永久保存与虚拟展示进行创新探索。

据了解,未来该团队将着重提高文物模型实时渲染效率,适配VR/AR设备,提升产品品质。扩展数据覆盖范围,以安岳石窟、广元石窟为代表的川渝石窟都将纳入数字化保护。在应用层面着力开发教育互动App,与中小学校合作推广数字文保课程。

(李科)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08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