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革命纪念馆:从历史传承走向时代实践
——“红船精神”引领下的二十年破浪前行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南湖革命纪念馆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对“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了系统阐述,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的凝练提出在党的梦想起航地树立起一座薪火相传、奋楫新程的航行灯塔,成为指引事业发展、勇立时代潮头的不竭动力。20年来,南湖革命纪念馆始终以敢闯敢干的创新魄力、善作善为的奋斗之志、无私无畏的奉献情怀,守护好南湖红船这个中国革命源头坐标的重要象征,建设好第三代新馆这座精神殿堂,讲述好中国共产党创立这段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历史,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奋力践行殷殷嘱托,不断书写“首创、奋斗、奉献”的纪念馆篇章。

以百年红船初心坚定守根护脉恒心,在创新创造中感悟精神内涵

精神殿堂焕然一新。2006年6月28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奠基。这座在南湖畔选址、规划2万平方米的新馆,翻开了弘扬红船精神、守护红色根脉的崭新篇章。新馆“一主两副”三幢建筑以“工”字造型直观展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深刻意蕴,8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配置为全面展示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的故事提供充分叙事空间,可容纳千人宣誓的大型广场让“重温入党誓词”“上好入党第一课”等党性教育活动成为红色地标上的靓丽风景。新时代纪念馆人凝心聚力建设好这座精神殿堂,积极发挥“鉴往知来、以史育人”的宣传教育功能,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等荣誉。目前,南湖革命纪念馆年均接待量超300万人次,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

文物保护技术革新。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守正中创新。运用最新技术手段,不断升级红船安保系统,编织陆地、水面、水下和空中全方位立体防护网,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设立24小时护卫岗,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确保红船安全停泊在湖心岛湖畔,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全面加强以南湖红船为中心的革命文物数智保护与活化利用,完成南湖红船三维建模和3000余件馆藏文物数字化采集,建立馆藏文物数据库,让文化遗产的永久性保存成为可能。通过AR、VR、全息影像等技术,建立网上数字展厅和场馆多媒体互动体验区,以多元、具象、动态的展览展示方式丰富文物呈现形式,让珍藏在库房里的文物藏品成为社会公众共享共有的文化文明成果。‌

阐研平台不断创新。首创馆院一体合署办公管理模式,自2018年成立红船精神研究院以来,通过引进专业学术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立健全红船精神研究成果转化机制等务实举措,深入开展红船精神与中共创建史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先后出版《回首初心丛书》《世界政党研究名著译丛》《中共早期浙籍先进分子群体研究》等理论研究成果,举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弘扬红船精神与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实践探索”等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夯实理论研究根基,在文脉传承中激发守根护脉的文化创造力。创新探索馆院合作模式,联合浙江大学成功创建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联动省域资源和学术力量,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技术与实践”等多项研究,课题《革命文物的内涵与分类研究》入选2024年度革命文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品质服务迭代更新。多样化服务提升参观体验感,因时因势升级参观预约平台、推行免预约参观服务;结合重大节点,动态更新场馆红色景观并提供合影拍摄服务;组织开展入党入团入队集中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礼”等活动;开设文创咖啡吧、阅读休闲区,为广大观众感悟“红船精神”打造有利文化场景。个性化服务提升教育感染力,紧跟历次主题教育要求,及时编写完善专版专线讲解词,常态化形成政务接待、党员干部、普通群众、青少年、通用版、英文版和手语版7个讲解版本,推出新时代重走“一大”路、“不忘初心,与廉同行”廉政教育专线等现场教学服务,通过因人施讲,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以红色文化供给回应时代发展所需,在砥砺奋进中接续精神传承

用精品展览讲好新时代红船故事。从“开天辟地”“光辉历程”两大主题陈列到“红船起航”精准定位,升级改版后的基本陈列紧扣建党百年重大节点,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为主题,聚焦中国共产党创建,特别是“一大”南湖会议,深入阐释一个大党与一条小船的关系,生动再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全面展示“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新时代实践。展览将展线从原来的800米延长到921米,文物史料从原来的800余件(套)增加至1134件(套),运用雕塑、绘画、音视频等形式,营造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参观学习氛围。继“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基本陈列”(即“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后,“红船起航——南湖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斩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特别奖,并入选“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和合中华 同心筑梦——革命文物精品展”等国家重点推介项目。专题打造的红船精神展示厅推出常设展览“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着眼重大历史事件和先进革命事迹,系统阐释“红船精神”起航、凝聚、升华的全过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悟精神伟力的重要“打卡点”。

用专题陈列展示好起航地发展风貌。用好二代馆展览阵地,2021年率先推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展,紧扣“八八战略”在浙江实践这一主题,突出打造“重要窗口”的目标,全面展现浙江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宏伟蓝图、美好愿景和火热实践,成为浙江省以专题展览形式系统展示“八八战略”实践成果的先行示范。2023年,围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推动展览2.0版迭代升级,聚焦嘉兴实践,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通过200余件(套)档案文件、影像资料等展品,应用触摸屏互动、微缩景观等新技术手段,打造凸显地域特色的“红船领航——‘八八战略’嘉兴实践主题展”。展览于2024年9月正式展出,不到一年时间已累计接待观众超32万人次,成为生动再现嘉禾大地并发生精彩蝶变的展示之窗。

用临展矩阵传递好红船文化之声。积极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每年动态更新10余个红色文化主题临展。活化利用1万余件(套)馆藏文物史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董必武重访南湖60周年、“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原创打造“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嘉兴人”“烟雨迷蒙访旧踪”“秀水泱泱 红船见证——‘红船精神在嘉兴’”等临时展览;结合文物征集保护最新情况,常态化推出“红色文献里的初心使命”“南湖革命纪念馆新增文物史料展”“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藏油画展”等藏品展示专题展,完善展览体系,丰富展陈内容,用生动形象的展览语言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展览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携手全国范围内的革命类纪念馆,引进红岩精神、太行精神、南梁精神等革命精神系列主题展;引进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革命先辈专题人物展,并运用馆藏文物对展览进行二次创作,构筑起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传播长廊,让参观者尽享精神文化盛宴。

用送展送讲回应好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着眼全国,依托“红船起航”“‘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等主题展览,走进全国100多个城市,开展“红船精神万里行”“红船起航——‘一大’代表故里行”“中国革命精神大联展”等巡展活动130余场次,联合各地纪念馆、高校、部队等配套开展红色宣教活动,让“红船精神”与各地独特的历史记忆重逢、与多种革命精神对话,不断扩大“红船精神”的传播辐射范围,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讲到人们心间。立足浙江,发挥作为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浙江省革命类纪念馆联盟发起单位的引领作用,联合绍兴鲁迅纪念馆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全省巡展活动,将“红船起航”“鲁迅与共产党人”主题展送往省内多个兄弟场馆、高校院所和基层单位,打开红色文化交流传承、共促发展的良好传播格局。

以“大思政课”建设转化殷殷嘱托,

在滋养民心中凝聚精神力量

打造“六个一”党性教育品牌。“如果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用好宝贵学习指示,打造的“六个一”党性教育品牌,系统整合“一大”代表在嘉兴的行程轨迹、主要活动、南湖游船等市域范围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水上微党课”“党章微宣讲”等新时代党性教育课程,服务各级党组织过好“六个一”红船组织生活,平均每年1.5万余批次。推动“六个一”由党员干部到普通观众的服务升级,开放初心讲堂·影视报告厅,每日定时播放专题片《红船》和微党课视频4场次,让“精神传承、思想升华”的美好愿景成为每一位参观者的真实体验。“六个一”党性教育品牌入选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线路宣传展示活动百强案例。

打造特色化红色教育项目。聚焦大中小学生思政育人关键主体,发挥教育基地功能,打造“纪念馆+思政课”交融式宣教模式。筑牢场馆主阵地,推出“红船小讲解”红色教育体验项目,配套开发研学课程《红船少年先锋行》,每年举办寒暑期体验营活动,通过党史知识学习、场馆驻点宣讲、社会志愿服务等培育模式,累计培养小讲解员500余名,服务观众10万余人次。“红船小讲解”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深入校园思政课,推出“革命文物映初心 红船起航高校行”红色教育实践项目,将红色宣讲送入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项目入选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打造行走的思政育人课堂。组建“红船宣讲小分队”特色宣教队伍,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宣教品牌,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而信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文物故事、英语微党课、音乐党课、课本剧等系列宣讲节目50多个,推出“云”宣教栏目《革命文物里的初心故事》《百年航程里的初心故事》《红色初心故事》,累计上线宣教视频55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宣讲送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村镇广场等群众生产生活中,广泛开展“七进”巡讲活动180余场次,受众超150余万人次,基本实现“市县全覆盖、品牌有影响、群众真受益”的发展目标。通过党建联建的方式,与国家石油开然气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上海铁路公安局、浙江财经大学等省内外120余家单位和学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行走中的思政宣讲形式,深入共建单位开展理论走亲、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形成菜单式分类宣讲、矩阵式宣传推广、双向式平台联动的“大思政”格局。

打造“沉浸式”学习教育场景。用艺术性的宣讲方式增强参观学习的实效性,倾情打造沉浸式实景剧《听王会悟讲“一大”故事》,以中共一大顺利召开的见证者王会悟的视角,娓娓道来南湖续会的惊心动魄历程;以专业宣讲人员和场馆工作人员讲演结合的形式,在参观过程中进行嵌入式展演,将静态的历史瞬间转化为动态的场景再现,让观众在情景交融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革命力量。用独特性的宣教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获得感,紧扣重大事件、重要节点,筑牢“七一”广场、湖心岛、宣誓广场等红色阵地,平均每年举办“赓续五四薪火 激扬青春力量”“教启红色、研育初心,来纪念馆邂逅红色博物馆日”等红色教育活动百余场,通过红歌音乐会、多地联合升旗、体验非遗漂漆红船书签制作等系列活动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营造有情有景、入脑入心的沉浸式学习教育场景。

“破浪”二十载,在伟大精神指引下,南湖革命纪念馆用心用情续写着新时代守根护脉的精彩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湖革命纪念馆必将持续擦亮“红船精神”发源地的鲜明标识,用好用活独特红色文化资源,凝心聚力打造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新高地。

image.png


(南湖革命纪念馆 执笔:许施诗 戴云龙)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