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亳都,风采千年。三千六百多年前,商王朝在天地之中郑州建立第一个都城,开启了这座城市城址不移、人脉不息、文脉不断的文明篇章。为扛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集中展示早商文明的专题文化空间——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自2022年7月正式开馆。博物院以“巍巍亳都 王都典范”基本陈列为展示核心,深度挖掘早商文明传承脉络,通过多元立体的主题临展矩阵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化利用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开馆以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不断强化商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立足核心展陈体系,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文化解码品牌,策划一组主题呼应的精品展览,推出一系列优质的文创产品,开展一连串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持续激活商都文化生命力,成为广受赞誉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塑造商都文化品牌,做好阐释传承工作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立足职责使命,深入阐释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驱动优势,打造分层次、多维度的文化供给体系,系统呈现城市文明的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核。
目前,博物院以“读城”视角推出郑州商都文化“解码工程”,通过一系列常态化开展的品牌活动,引导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城市历史文脉,进而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商都讲坛”由国内著名的权威考古大家主讲,带领文博爱好者溯源以郑州商城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明根脉;“商都故事会”聚焦“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四大主题,通过一场场精彩的故事分享,解码城市文明基因精髓,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学习平台;“商都沙龙”打造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趣味文博空间,通过面对面的知识分享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搭建寓教于乐的成长型文化社群;还有“亳乐研学”,精选二十余款围绕郑州商都历史文化的研学课程,开辟匹配全龄段知识需求的“第二课堂”。
郑州商城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既蕴含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观念和价值追求,也是如今中原儿女的精神寄托和重要支撑。“在博物馆里学习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收获了许多新知识,也让我对郑州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本地市民徐女士说道。这批极具城市特色的品牌活动撬动了郑州市民在“家门口”学习的热情,以“城与人共生”的理念,唤醒公众守护城市文脉的自觉意识。
升级文创消费体验,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如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新型文化消费,既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成为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顺应数字化、体验式、互动式等创新发展趋势,整合购物、餐饮、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涵盖传统文创、数字文创、食品文创、演艺文创等多个类别的“大文创”格局,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释放郑州商城的文化驱动潜能,生动立体地展示城市的千年文明史。
玄鸟纹小夜灯、“鼎”天“鬲”地杯、青铜器益智立体拼图等传统文创在现代物品中融入商代文物的巧思,让游客把郑州悠久的历史印记带回家。文创美食“商小鲜”以商朝贤臣伊尹“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念为灵感来源,向游客提供兽面纹蛋卷、卜辞可颂、贝币纹样提拉米苏等充分融合商文化元素的美食。全国首个商主题历史舞台剧《汤颂》和番外篇《桑林祈雨》生动演绎商汤灭夏建商的恢弘往事,打造覆盖多重感官的沉浸剧场,成为颇受游客好评的经典体验项目。此外,博物院还坚持科技赋能,运用AI、3D投影、全息交互等数智技术,推进文化场馆数字化改造,推出数字沙盘、虚拟讲解员、趣味互动答题屏等体验项目,持续激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力,真正实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以新质生产力拉近了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距离。一系列蕴含商文化的优质文创产品,不仅让古老的文化长出新的枝芽,在现代都市中焕发勃勃生机,也激活了大众的文化体验和消费的热情,搭建起“文创+”的新业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激活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培育滋养城市文明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与未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作为守护历史文化遗产、解码城市文明基因的“土壤”,策划组织一系列既具有历史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活动,让参与者们在潜移默化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为城市营造文化守护与传承的浓厚氛围。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两国小提琴家在展厅和城垣的辉映下,联手上演浪漫协奏。中外青少年商文化潮玩节上,青少年和留学生们跟随研学导师的指引,一步步解锁青铜礼器的纹路密码。五一假期,沉浸式美食互动演出“商王的盛宴”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观商礼,品商食,闻古乐,体验感拉满……这些活动用有温度的文化和深入人心的体验,激活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转译,也完成了对城市文明基因的潮流解码。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在由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组织的“舞动商都·传承商韵”甲骨文街舞推介秀上,来自河南省多个地市的青少年推介队伍从商代的历史、文字和器物中汲取文化元素,激发舞蹈灵感,在跨越国界的肢体律动中,表达对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挚热爱。翌日,“霓裳溯古·商韵流芳”商服秀也掀起一股文化热潮,大学生们伴随悠扬古乐,着商服,配云饰,款款而来,演绎从商周礼制到唐宋风雅的千年服饰变迁,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驻足观赏。活动将年轻一代传承文化薪火的使命自觉转化为生动实践,激发了参与者们对商都文化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作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郑州第一站。如今,博物院深度阐释商都文化内涵,推动郑州商城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守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明基因的重要公共平台。未来,博物院将着眼于“商都、商业、商城”的城市特色标识,坚持以实践探索商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促进人与城的共生共融共创,在蓬勃脉动的“商城之心”发出时代文明强音,以磅礴的商都实践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系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