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首批秦简牍中现“大庶长”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罗小华 黄朴华

目前为止,长沙出土简牍约有20批。其中,墓葬出土简牍共计9批,其余均为古井出土。2013年9月,李均明曾在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学术研讨会上提出:“(长沙市)出土简牍数量全国第一;入藏数量全国第一;帛书数量全国第一;简帛年代跨度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之上,长沙简牍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数量最多(约10万枚)。时间跨度最大(从战国到三国)。朝代序列最完整(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

1951年11月,伍家岭203号西汉墓出土一批封检。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批科学发掘出土的简牍。1952年1月,五里牌406号楚墓出土一批竹简。这是第一批科学发掘出土的战国简。1996年7月至9月,走马楼街西南侧古井J22内出土一批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有字简牍约8万枚,是目前为止国内单批数量最多的简牍。自1997年5月至今,先后在九如斋、东牌楼、五一广场、尚德街等地的古井中出土多批东汉简牍,总数约计8000枚,全国最多。这些情况早已为学界所熟知。然而,长沙简牍在朝代序列上虽然已经涵盖了战国、西汉、东汉和三国等四个时期,却唯独没有秦。

2015年10月至11月,坡子街工地古井J5中出土一批秦代简牍,填补了长沙简牍在朝代序列上的缺环。根据简文“廿九年长沙厩”(060+038)和“卅三年九月月辛未”(014)的记载,该批秦简应属秦始皇二十九(前218年)和三十三年(前214年)之间。此时的六国已为秦国所统一。其中一枚简牍上写有“大庶长周举私”(116)。大庶长是秦军功爵中的第十八级,位秩较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文献中有关于秦国大庶长的记载。《史记·秦本纪》:“宁公卒,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大庶长可以废立秦国君主,足见其权位之重。里耶秦简9-2301“不麦等以廿五年五月……大庶长贲告五□幕候”,《里耶秦简牍校释》指出:“大庶,原释文未释。大庶长,秦军功爵第十八级。大庶长贲,似即《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王翦之子,列侯通武侯‘王贲’。”王贲曾封爵大庶长。这也是不见于史书记载的重要文字。

此外,简牍中两次出现“苍梧”(030+007、019),应即秦朝苍梧郡。秦“苍梧郡”最早见于里耶秦简。何介钧提出:“里耶秦简中至少有数支提到苍梧郡。……最晚一支纪年为卅四年,简文甚长,其中有‘奏及苍梧为郡九岁,乃往’,简文表明‘苍梧’确实是郡名,而其建郡至卅四年已有九年,推算的结果应是建置始于始皇廿五年。”陈伟认为:“秦苍梧郡地适当其南部,这里便存在两种可能。其一,秦长沙郡境比先前推定的要小,其南部另有苍梧郡。其二,秦苍梧郡实即传世古书所载长沙郡,或者它们是同一处秦郡的前后名。在前已引述的里耶秦简J1:16:5正面,记有洞庭郡的三个邻郡:巴郡、南郡、苍梧郡,却没有出现长沙郡。由此看来,上述第二种可能性要大一些。”这说明,秦朝时候的长沙,隶属苍梧郡。当时,长沙的行政建置在简牍中也是有所体现的。关于上文所提到的“长沙厩”,赵堉燊就提出:“应理解为‘长沙县的马厩’。”据此,则秦代的长沙,应为苍梧郡下辖的长沙县。秦代长沙县,最早见于里耶秦简。2019年,张春龙公布了简牍7-1和7-11的内容,前者记有“长沙言书到起”,后者记有“长沙布三道”和“以长沙印行”。张春龙认为,简牍中的“长沙”应是“秦县名”。赵堉燊根据上述内容指出:“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始皇二十九年均设有长沙县,隶属苍梧郡。”从坡子街秦简的情况来看,秦苍梧郡下的长沙县,或有可能持续至三十三年。

关于秦苍梧郡和长沙县的记载,还见于长沙其他地方出土的秦简牍。2023年9月,朝阳巷J29古井中又出土一批秦简牍。这是长沙出土的第二批秦简牍。其中,有简牍明确记载着“卅一年五月壬子朔”“苍梧守”“长沙丞主官”等内容。“卅一年五月壬子朔”恰可对应秦始皇三十一年五月的朔日。其时间节点正好处于秦始皇二十九年和三十三年之间。也就是说,坡子街和朝阳巷古井中出土的两批秦简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它们的出土地点又非常接近(相距不过百米)。“苍梧守”指的是秦朝苍梧郡的郡守。“长沙丞”指的是秦朝长沙县的县丞。这就更直截了当地指明了长沙县的行政建置,足以证明此前关于秦朝长沙县的推测不误。

综上所述,坡子街秦简牍的出现,不仅填补了长沙出土简牍朝代序列的缺环,也带来了关于长沙的更多信息。长沙出土秦朝简牍基本处于秦始皇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之间。当时的长沙为苍梧郡下辖的长沙县。随着长沙考古工作的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简牍会被发现。这些简牍上所承载的文字,必定会给战国至三国时期长沙风貌的还原提供有力支撑。大庶长为何会出现在苍梧郡长沙县?这也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

(作者单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1 (5).jpg

坡子街工地古井出土秦代简牍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7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