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历史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从出土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到荆州楚墓的瑰宝漆木器,从凝结智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到见证帝制终结的武汉辛亥革命旧址,每一件文物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密码,承载着荆楚大地的千年记忆。守护好、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要求。
6月,以“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在武汉举办,全省各博物馆、文物考古单位以及文物修复企业的50位选手参加比赛。
大赛是湖北省文物行业首次举办的高规格赛事,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办、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赛事聚焦考古勘探、文物修复、古建筑保护三大领域,设置金属、陶瓷、纸张书画、木作、泥瓦作文物修复及考古探掘6个竞赛项目。举办此次比赛不仅在于检阅技能水平,更在于为全省参赛选手提供切磋技艺、互学互鉴的机会,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引导行业树立“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价值导向,培育更多“文物医生”。同时,选拔一批政治坚定、技艺精湛的青年骨干,充实文物保护“后备军”,为湖北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赛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担任总裁判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化元、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汪自强等多位全国文物系统专家担任各组别裁判。
根据综合理论考核和技能实操分值,6个竞赛项目共产生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1名。各赛项成绩前两名选手代表湖北省参加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
近年来,湖北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勇攀高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北模式”。省博物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20年如一日深耕技术创新,让千年文物“重获新生”,成为全国漆木器文物保护的标杆,工作辐射湖南、安徽、山东、四川等10余省份。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当选“大国工匠2024年度人物”。2023年全国文物技能大赛中,湖北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三,2人被人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新增文物考古技术专业、文物数字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文物勘探发掘、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综合技能的新生力量。
湖北举办省级选拔赛,对搭建文物行业交流平台,引发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湖北将以此次选拔赛为契机,深化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供稿:湖北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