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
展览汇聚云南30多年来的最新考古成果,展出云南20家文博单位的约470件(套)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简牍、封泥、金器、宝玉石等,超过40%为首次公开展出,系统展示了战国秦汉时期云南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的考古实证、历史研究成果。
展览分为“星汉灿烂”“古滇华章”“万里同风”3部分,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历史中的西南夷各族群,充分实证云南始终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星汉灿烂”部分首次系统展示了“昆明”“徙、筰”“哀牢”“句町”等西南夷族群的文物,通过青铜兵器、装饰品及生活用具,勾勒出多元共生的边疆文化图景。“古滇华章”部分讲述了汉王朝置益州郡并赐“滇王之印”,“滇国”被正式纳入中原政权管辖体系的史实。“万里同风”部分通过“滇国相印”“滇王相印”封泥与“滇池以亭行”简牍等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补证了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为研究汉代云南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
(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