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双桥遗址中包含丰富的二里头文化因素,不仅体现在遗址的规划与布局、典型陶器中,也在祭祀仪式方面有所体现。小双桥遗址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分为直接继承性和间接继承性两类。在夏商文化的传承性、二里头文化部分因素的先进性、商代中期“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以及白家庄期商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共同作用下,小双桥遗址呈现出浓厚的二里头文化风格。
小双桥遗址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
小双桥遗址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遗址规划与布局、典型陶器特征、祭祀与礼仪活动三个方面。
遗址规划与布局分遗址规划方向和街区制布局模式两个方面。二里头遗址整体规划方向为北偏西(南偏东)。内部重要遗存具体规划方向也多为北偏西。小双桥遗址整体规划方向同样为北偏西(南偏东)。内部重要遗存具体规划方向多为北偏西,如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宫城墙基遗存、“周勃墓”夯土台基、Ⅴ区F3等。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揭示其为“多网格”式布局。郑州商城内城的书院街存在以围合壕沟封闭的街区。小双桥遗址中心区分5个宫城单元,其间以沟、墙为界隔,存在不同功能区划且有街区空间分隔。
典型陶器特征方面,小双桥遗址出土的夹砂中口罐、泥质罐、捏口罐、浅腹盆、刻槽盆、器盖和陶鼓形壶等,具有明显的二里头文化风格。二里岗文化一至三期亦发现有部分同类风格的器物,应是二里头文化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白家庄期,小双桥遗址新出现了具有明显二里头文化风格的陶鼓形壶,这是二里岗文化一至三期尚未发现的。典型陶器的相似性表明二里头文化对二里岗文化产生过强烈影响。铜器方面也有表现,如小双桥遗址的铜觚、爵、斝,器形与二里头文化同类陶器相近。
祭祀与礼仪活动方面,二里头文化的祭祀习俗在商代得到了延续。郑州商城二至三期均发现有一些祭祀遗存,如二里岗、南关外、人民公园、彭公祠……但存在祭祀遗迹相对比较分散、规模相对较小等特点。小双桥遗址发现白家庄期的祭祀遗存数量较多,祭祀功能完备,且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存在系统化的祭祀礼仪。
二里头文化因素的分类
小双桥遗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分为直接继承性和间接继承性两类。
直接继承性二里头文化因素主要是北偏西(南偏东)布局模式。二里头遗址和小双桥遗址规划方向均为北偏西,而郑州商城却是北偏东。有学者认为小双桥遗址北偏西的取向一方面与地形有关,另一方面是为了面向郑州商城。殷人把东北方位当作吉向尊位,是他们不忘起源旧地的一种深层次的故土观念。既然商人尊东北的原因是为了不忘起源地、不忘先祖,而小双桥遗址北偏西(南偏东)面向郑州商城亦为面对祖先故土,一定程度上不属于违背祖制。
间接继承性二里头文化因素主要包括街区制布局模式、典型陶器和祭祀与礼仪活动。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所知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青铜时代都邑,郑州商城至迟在白家庄阶段肯定存在以围合壕沟封闭的街区,小双桥遗址也已形成街区制布局模式,其应是传承于郑州商城,间接继承于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二里岗文化一至三期和小双桥遗址白家庄期均发现有夹砂中口罐、泥质罐、捏口罐、浅腹盆、刻槽盆、器盖等二里头文化因素器物,体现出制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从郑州商城二里岗文化一至三期祭祀遗存的不断发现到白家庄期祭祀礼仪的完备,表明商代早中期的祭祀行为与礼仪活动已较为成熟。
二里头文化因素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原因
以上分析可知,小双桥遗址中包含大量的二里头文化因素,二里头文化对二里岗文化的影响在白家庄期依旧强烈,原因有四。
一是夏商文化的传承性。商代早期在诸多领域继承了二里头文化部分因素,包括技术体系、礼仪制度以及社会组织模式等。如小双桥遗址中发现的某些陶器,其制作工艺、造型风格与二里头文化同类陶器存在显著相似性,反映出制陶技术的传承与延续。遗址规划建设遵循的布局原则、功能分区理念,也能在二里头文化中找到根源。小双桥遗址出土的祭祀遗迹、祭品组合等,与二里头文化祭祀传统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小双桥遗址通过战争、联姻以及人口迁移等多种复杂的社会互动方式,接纳了原属二里头文化的人群,保留了部分夏文化特征。
二是二里头文化部分因素的先进性。二里头文化在遗址规划建设、铜器制作技术以及祭祀模式等方面所展现的先进性对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里头遗址北偏西(南偏东)走向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风向变化,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和巧妙利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各类铜器,造型精美、制作精湛,反映出当时先进的合金配比技术和铸造工艺,二里头遗址的祭祀体系,从祭祀场所的选址、建筑规制,到祭祀仪式的流程、祭品的选择与摆放等,比较完备。
三是商代中期“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一方面,郑州商城的衰落使得商王存在“求变革”的可能。另一方面,白家庄时期商夷关系的崩溃导致商人和夏遗民关系的改善。从夏末商初商夷联盟共同灭夏到商代中期商夷关系的崩溃,商王上层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策略。考古发现表明,用于镇压夏遗民的偃师商城在这一时期已经废弃,而小双桥遗址迅速兴起。商夷关系破裂的同时,商族与夏遗民的关系逐渐缓和。小双桥遗址可能就是特定历史环境、地理位置等多方面作用下的结果。
四是白家庄期商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小双桥遗址的商文化内涵丰富且多元,不仅存在二里头文化的延续因素,还存在以褐陶、黑皮陶等陶器,长方形穿孔石器为代表的东方岳石文化因素,以原始瓷器、印纹硬陶、货贝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因素,以环首刀代表的北方文化因素。
学界一般认为二里岗文化是在下七垣文化的基础上,与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等融合创新的一支新文化。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因素在先商文化中出现,至“白家庄期”商文化仍有残存;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为二里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础。从小双桥遗址大量二里头文化因素的发现及其分类来看,二里头文化部分因素对二里岗文化的影响深远且持久,至白家庄期依旧强烈。对小双桥遗址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展开系统研究,对认识白家庄期商文化的内涵及独特性、夏商文化的传承性、商文化的构成及发展、商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研究·黄河流域商早期都邑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22YFF0903601)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四个分时期专题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商文化时期“河南地区商代文化谱系及文化因素研究”(批准号:豫文物保〔2023〕192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