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国电影博物馆被确定为北京市博物馆领域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单位。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的直接指导下,中国电影博物馆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基础建设、全面深化功能提升为抓手,全员投入,扎实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在强化公益属性、活化资源利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切实成效。
主要工作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调研先行
迅速研究出台《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综合保障服务、对外合作服务、文创研发经营、研学开发运营、研究拓展创新五个专项工作组。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高频调度36次,广泛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先进经验。设立《影视类博物馆在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主课题和13项子课题调查研究,从体制机制改革、对外合作等维度探索博物馆改革路径。推出《文化文物体制改革政策信息专报》汇编改革政策和实践案例,为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强化公益属性,完善制度体系
对标市级标准,形成涵盖8个方面、17项内容、27项标准的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清单,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并实施纳入文创收入事项清单、文创收入财务收支管理审批流程,出台《文创资金支出管理制度(试行)》《文创产品出入库管理办法(试行)》《文创项目合作方比选办法(试行)》《研学工作方案(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并取得研学收入开票许可。
挖潜展藏资源,优化观众体验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电影制作探秘展》及公益放映厅落户河北廊坊;举办“光影研学之旅”双向主题研学,推动京冀资源互通共享。提炼“电影中的红色之旅”“电影科技探秘之旅”等3条研学路线,吸引不同年龄的学生走进展厅沉浸式学习。结合《哪吒之魔童闹海》《白蛇传·情》等热映影片增设夜场、推出微展览、举办学术活动,拓展长尾效应。推进“微改造、新增设、精提升”“义勇军进行曲”“100个银幕经典形象泥人造型”等多个基本陈列场景现代化改造有序推进,“VR太空舱”等互动项目投入运营,引入语音导览、游戏打卡、自助检票设备,升级改造“点映室”为多功能文化空间。
打造文创精品,提升综合服务
启动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机制,以品牌授权、经营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创新推出馆体外形、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十二生肖等系列共计40余款文创产品,先后亮相北影节文创市集、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外交流展示平台。“影博小站”“影博文创”新空间、影博咖啡吧相继落成,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休闲和社交体验。联合国家电影局举办“春节档”“清明、五一档”片单发布会和“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仪式等国家级电影文化活动,影视文化推广活动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持续加强。
“两个效益”显著,引发观众好评
一是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上半年延时开放114天、664小时,同比分别增长11%、115%;观众线下投诉率以万分之0.25创历史新低。获境内外媒体报道超150篇,第二季度全国百强馆排名第51位(专题馆第7位),均创历史最佳;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二是经济效益初见成效。文创产品、研学活动、互动项目等收入合计239.76万元。放映院线电影1863场,观影19.33万人次,票房1293.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45%、64.58%、79.70%。其中,延时开放的电影放映264场,观众5.03万人次,票房379.5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6.39%、217.31%、177.41%。
主要工作体会
坚持系统集成的制度建设
围绕文创工作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对文创工作从纳入事项清单、产品制作授权、合作方比选、经费支出、入库管理全流程进行了设计和规范,确保文创产品开发和经营等各项工作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下一步,将继续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制度,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改革试点工作走向深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改革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强化博物馆的公益属性,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强化博物馆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窗口的功能定位,在确保公益性的前提下,在研学路线设计、文创产品研发、延时服务运行等方面,进一步丰富拓展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在博物馆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提升对中国电影文化科技发展成就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馆城融合的目标设计
试点改革工作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和文物藏品的价值活力,推动博物馆实现从文化服务机构向社会创新引擎的战略转型。依托系统、深入、长效的改革试点工作,文物资源价值活力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博物馆的管理更加富有活力、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运行更加绿色低碳,从而进一步助力城市文化经济发展。
坚持民生窗口的工作定位
牢牢强化博物馆作为民生窗口部门的定位,围绕教育、银发、亲子、休闲等贴近生活的民生领域,扩大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的覆盖面与可及性。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应充分汲取文物藏品的独特基因与京味文化的烟火气,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把艺术巧思与实用功能融为一体,通过品牌化矩阵运营,让博物馆的文化“活”在通勤的帆布袋里、午休的咖啡杯上、亲子互动的拼图间,推动博物馆文化与美好生活的相伴相依。
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切实举措,彰显着首都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改革试点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全馆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全馆干部职工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进取精神。这份源自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上半年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的核心驱动力量,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思想基础。下一步,中国电影博物馆将持续攻坚克难,激活资源潜能,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板,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更多新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电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