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暑期“新体验” 文物焕发“年轻态”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刘自俊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鎏金点翠嵌宝龙凤冠,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事迹,MR、WR-3D跨时空还原石窟艺术魅力,从电影院到博物馆走进小妖怪们的奇幻浪浪山……2025年暑假,浙江省博物馆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展览内容、强化科技赋能等形式,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预约入馆+双休夜间开放”,优化参观体验

7月1日至8月31日,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实行参观预约制。个人可通过“云上浙博”小程序预约,团队可通过网站预约,且一次违约七天内不能再次预约,在提升暑期参观体验的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7月份浙江省博物馆参观客流总量达44.33万人次,其中开展研学活动245场次,参与人数达5652人;开展讲解423场,服务人数7811人;开展志愿服务656人次,讲解210场次,志愿服务时长2930小时。之江馆区客流量达24.73万人次,环比增长35.95%。此外,联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公共服务中心等“三馆一中心”,同步推出暑假双休夜间开放服务,逢周六、周日,统一夜间延时开放至21∶00。举办了2025浙江省第二届尤克里里大赛暨“条纹世界的奇妙之旅”艺术嘉年华、“博物探古 博物馆奇妙周”、西湖绸伞主题体验等活动,持续营造“暑期逛博物馆”的浓郁氛围。

今年,之江文化中心首推节假日和暑期周末夜间开放服务,总计51天,“五一”期间夜间客流总数近2万人次,此次暑期夜间开放接待观众2.5万人次,成为杭州“夜经济”的新亮点,也是西湖区文旅融合创新场景和必玩项。

“精品特展+之江文博讲堂”,拓宽观展空间

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出“北上!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展出革命文物170余件(组),以方志敏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粟裕等领导的红军挺进师坚持斗争最后奔赴抗战前线的英雄事迹,力图还原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跨越四省、宣传抗战、浴血奋战的史实。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纪云飞介绍:“本次展览不仅是文物史料的集中呈现,更是一堂跨越时空的精神党课。要从红色历史中汲取智慧,从革命精神中凝聚力量,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该展入选“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项目”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主题推介”。展览期间还邀请相关专家讲述了《血染东南半壁红——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征战史》《日军侵略与沪宁杭地区的经济损失》等讲座。

聚焦东西方文明交流与互鉴,推出“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该展览是之江馆区开馆以来首个聚焦全球珍宝艺术的大型国际交流特展,展出300余件横跨五个世纪的典藏珍宝,分“滋养:自然的果实”“重影:在西方寻找东方”“执着:古典的遗产”“丰饶:多元的自由”四个部分。尚美皇冠璀璨依旧,科雷夫科尔麦穗冠冕轻盈闪烁,鎏金点翠嵌宝龙凤冠华彩重生,祖母绿项链诉说永恒,蜻蜓胸针展翼灵动……这些珍宝横跨岁月长河,共同谱写了一曲东西交融、自由绽放的艺术华章。同时,邀请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特聘专家做客之江文博讲堂进行《珍珠——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讲座。

聚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精选了秘色瓷、金银器、琉璃器、丝绸等大唐瑰宝,立体展现大唐盛世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特设“唐茶雅韵”“香道梵音”“VR体验”三大互动空间,为观众奉上一场穿越千年的大唐文化盛宴。

“科技赋能+重点群体特征”,提升服务质量

运用数字3D打印、拓展现实(XR)、AI算法辅助图像生成和实时渲染等最新技术,推出“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在约12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通过七大石窟的81件套文物,构造出“物质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三段式结构,在“数字飞天”AI数字人的引导下,观众无需远涉千里,即可置身于犍陀罗艺术、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主题石窟群中,近距离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执行策展人姜峭峰介绍,“展览之所以命名为‘相无古今’,是因为它体现了智慧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尽管石窟中的造像在不同地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变化,但其内在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审美精神却始终如一。我们通过‘实物+数字沉浸’的创新方式,将千年石窟艺术重新解构与呈现,让观众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明瑰宝的魅力。”

借助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的时机,推出“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打造沉浸式的“浪浪山奇幻世界”,将电影内的角色、场景以及剧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现场设有精美场景设定画稿展示、拍照打卡互动区域、集章打卡区域以及周边展示等,满足不同年龄受众的需求。这样一个独特的线下体验,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见证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为满足暑期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现实需要,浙博将面积1000平方米的之江馆区人文探索体验馆改造升级、焕新上线,以“趣浙里玩”为主题,以“浙地文化+”为主打内容,分为流光秘境、国宝奇遇记、地层大冒险、建筑密码本、海丝朋友圈、匠心活字坊、浙里光景七大体验空间,从史前考古、海丝航线、印刷藏书、珍贵文物等多个视角,带领观众走进浙江万年记忆,解锁浙地人文密码。通过沉浸式数字影像、MR-3D混合现实互动、多感官互动装置和传统工艺动手实操等丰富多元、新奇有趣的形式,将文化嵌入好看、好玩、可创作的互动体验,打造大朋友、小朋友都能玩的“文化游乐场”。

这个夏天,浙博以创新为钥,成功激活了沉睡的历史星河。从XR、MR-3D、VR技术重现千年石窟风采到夜间开放点亮城市文化星空;从革命文物讲述不朽精神到“浪浪山小妖怪”打通古今次元壁,传统文化正以青春洋溢的姿态走进现代生活。逾2.5万夜游人次的热情,1000平方米青少年探索馆的欢声笑语,见证着文物“活”起来、历史“潮”起来的文化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博物馆)

image.png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56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