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亚鹏报道 近日,“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承办,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博物院等12家文博机构支持。
展览汇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众多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展出388件(套)考古出土文物,包括骨器、石器、玉器、陶器等多个类别。通过“演进:文明星火的燎原之路”“融合:江河汇流的文明脉动”“承脉:吴越兴起的历史前夜”三大主题单元,展览系统展示了史前时期至商周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的历史样貌,展现了江南地域多元文化间演化、融合、延续、创新的发展历程。
作为江南地域早期农业文明、玉器文明的两大标志性文明,展览给予重点关注。来自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和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的炭化稻实物,配合石镰、石刀等农具展示,呈现了江南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脉络,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到良渚文化的各类精美饰玉,充分体现出江南早期文明精湛的制玉工艺和独特的礼制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展出的南京长干古城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将南京建城史追溯至距今3100年前,灰陶尊、红陶斝等文物诠释了南京作为南北文化交流枢纽的重要历史地位。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