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点文物本体病害监测项目”自2011年启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针对西湖文化景观中文物本体的病害监测工作,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文物本体的病害发展,显著提高了文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注重综合分析。持续收集并科学量化文物本体数据,出具年度监测报告,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二是注重规范监测。基于多年监测实践,编制了西湖文化景观《文物监测技术规程》和《文物本体病害应急监测导则》;三是注重应急保障。针对突发事件或环境长期影响的破坏,进行应急监测;针对具体问题提供专业处理建议,为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四是注重协同联动。依托景区管理体系,联动各属地管理单位,将监测成果直接应用于文保工作中,实现了监测与保护的有机统一;五是注重人才培育。与浙江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测水平。十余年间,共同发表科研论文10篇,培养专业检测和监测人员30余名,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