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博物馆
多维发力 量质齐升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孙玉涛 张玉

暑期是文旅消费的黄金期,山东滨州市博物馆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创新展览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开发文创产品、加大宣传力度等多项举措,有效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推动了滨州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活动供给,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精心策划推出“暑期博学荟”主题研学、红色文化月、甲骨少年说、传统技艺进社区、非遗市集等50余场特色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精彩”的浓厚氛围。其中,“博学荟”品牌研学活动通过文物鉴赏、中医药知识专题学习、外出观摩、馆内实训、舞台展示等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单场参与人数突破100人;传统技艺进社区活动覆盖城区5个街道,惠及群众1100余人次。同时,博物馆坚持免费开放政策,采取增加公益讲解场次、增设观众休息区、增配保安保洁人员等措施,积极应对游客数量增加的状况,暑假期间日均接待量较平日增长40%以上。

二是优化展览布局,提升文旅消费吸引力。在展览创新方面,博物馆推出“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拾光物语——滨州市博物馆发展历程专题展”等特色展览,采用数字化展示技术,丰富展览的体验感和互动性。特别是针对暑期推出的“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展,通过珍贵文物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让观众深入了解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成为热门“打卡”点。暑期迎来客流高峰,参观总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6%,其中外地观众数量增长32%,7月19日至20日,游客接待量分别达4768人次和4675人次,连续两日打破非黄金周单日接待纪录。

三是深化对外交流,拓展文旅消费市场。博物馆积极开展跨区域文化交流,组织“布里生花——黄河三角洲蓝印花布精品展”赴浙江丽水展出,吸引当地观众4.2万余人次。推动“黄河之水天上来——历代黄河舆图展”先后在陕西安康、铜川等地展出,进一步弘扬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奋斗精神。该展在安康博物馆展出期间,参与当地暑期夏令营“小小讲解员”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滨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提升了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了相关文创产品销量,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四是开发文创产品,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文创产品开发成效显著,推出中药香囊手工制作、滨博外景雪糕、北镇街皂荚洗发皂、蓝印花布沙包、滨州标志元素冰箱贴、九曲黄河泥陶壶、绝美古风漆扇等20余类300余种文创产品。其中,融入孙子文化元素的孙武纪念币系列产品月销售额增长35%;北镇街皂荚洗发皂凭借实用性和文化特色,复购率超过40%。暑期文创产品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8%,文创区日均客流量达2000余人次。

五是强化宣传推广,扩大文旅消费影响。利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微博等平台的账号,开展全方位宣传。发布文化创意类、文物类、科普类、安全知识讲解类短视频20余个,扩大滨博“朋友圈”影响力,微信公众号新增粉丝6000余人。持续优化消费体验,发挥景区、网红场馆的旅游带动作用,配合本地旅行社开展预约讲解服务、手工制作体验等,带动游客在周边餐饮、购物、住宿、景点消费。暑假期间周边旅游消费额较平日增加25%,为活跃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14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