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消费产品,成为文博界共同探索的课题。近年来,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文创开发,让沉睡千年的文物焕发时代新彩,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文创发展之路。
2023年5月,青州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积极顺应消费市场升级新趋势,注册“青博有礼”文创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产品设计、研发、展销、宣传一体化运营,强化品质管控和市场推广。现已推出四大系列350余款文创产品。品牌的创建既提升了文创产品的辨识度,也通过系统化的品牌叙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深挖文化内涵,铸就文创根基
挖掘馆藏文物资源 青州市博物馆的文创研发,首要根基在于对自身核心资源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例如,镇馆之宝“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博物馆以此为灵感设计研发“状元”系列产品,包括文创版状元卷、状元笔袋、手提包、笔记本等日用品。还有深受欢迎的“状元墨”饮料,其外形仿照墨水瓶,由黑桑葚、蓝莓等4种水果制作而成。这不仅是一款饮料,更承载着状元文化的内涵,让游客在品味饮料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才子们的智慧与才情。再如,另一镇馆之宝“龙兴寺窖藏佛像”,以其“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独特艺术风格闻名遐迩。博物馆将其作为核心IP进行系统开发。初期,完整复刻了部分经典造像的小型摆件、书签、明信片等,满足观众收藏纪念的基本需求;随后,逐步深入,提取佛像中极具辨识度的元素,如飘逸流畅的衣纹、宁静祥和的微笑、精美的背光纹饰、莲花座造型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抽象化、符号化、现代化处理,应用于更广泛的日常用品领域,如以此为灵感设计的“一叶成佛”香插摆件,既保留了文物神韵,又赋予了实用功能与时尚美感。该文创获得2024年山东省文创大赛一等奖。
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青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万年人类史、7000年文化史、5000年文明史和2200年建城史,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赞誉为“信美东方第一州”,地域文化十分丰富。青州市博物馆充分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在今年5月以馆藏精品西辛战国墓出土的金环首为灵感,设计开发了新品“状元连升杯”。金环首是力量与守护的象征,博物馆将其精髓凝练为杯身的立体把手。杯身手绘黄河三大标志性景观——红毯盛装、壶口瀑布、河海交融,每只杯子的图案均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这一设计将生态文明理念及地域文化融入日常器物。此外,青州市博物馆还根据定居青州20多年的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主题,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展现青州的文化底蕴和名人风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青州市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观众在购买文创产品的同时,可深入了解青州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创新设计理念,提升文创魅力
在消费升级与文化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单一的纪念品模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博物馆文创工作要想实现长效发展,不能仅依靠个别爆款,而需要创新设计理念,建立从创意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打造一批吸睛文创。
融合现代审美 青州市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在设计上不是单纯复刻文物原型,而是在设计中巧妙地融合现代审美。以曾经获得山东省文创大赛优秀奖的“马到成功丝巾”为例,它的设计灵感源自馆藏香山汉墓彩绘陶马,背景图案由两匹战马和一座马鞍组成,通体共有橙、黄、红、蓝4种颜色。设计师运用现代的色彩搭配和图案布局手法,桑蚕丝质地,既展现出传统的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时尚审美。
分析受众群体 在文旅融合及博物馆研学热的浪潮下,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中青少年占比越来越高。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受众群体也从传统的收藏爱好者扩展为更广泛的群体,这一群体不仅重视文化内涵,也更加看重产品实用性。基于这一特性,青州市博物馆研发了性价比高且兼具实用性的各类学习用品及日用品,如中性笔、直尺、帆布包、笔记本以及水杯等。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比较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意性,更愿意选择有故事、有寓意的文创,例如以青州特有的红丝石为材,取“宜子孙”玉璧之形与吉祥寓意设计的“宜子孙”玉璧砚,有着家族延续、宜室宜家、宜子宜孙的美好寓意。
满足多元需求 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青州市博物馆在文创产品设计上注重创意和多元化。纪念币带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小巧轻便、价位低的优点,很多游客喜欢收集。对此,博物馆推出了多款纪念币,并计划推出“十二生肖”系列。目前已有“甲辰龙年”和“乙巳蛇年”两款问世,这两款纪念币凭借鲜艳的颜色、独特的造型以及精良的珐琅彩工艺深受游客喜欢。此外,博物馆还推出了集导览、集章、纪念于一体的“集章纪念册”,也备受欢迎。
数字化赋能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大力开发数字文创产品,推出AR数字文创雪糕和数字纪念章。今年夏天,青州市博物馆以馆藏珍贵文物为启发,推出了“第一甲第一名”“宜子孙”玉璧及“亚丑钺”三款AR数字文创雪糕。用手机扫描雪糕包装盒上面的二维码,就会呈现出动态的文物影像及详细的语音讲解。雪糕销售异常火爆,上市四个月便售出6万多支,边吃雪糕边听讲解成为博物馆一道特殊的风景。数字纪念章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进行收集和分享,让游客在虚拟世界中也能体验集章的乐趣,增强互动性。另外,青州市博物馆与歌尔创客(潍坊)数字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创建XR数字体验空间,借助数字技术让青州的历史与文物跃然眼前,从平面的图文转变为立体的影像,让静止的展示变得生动鲜活,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文化盛宴。青州市博物馆通过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拓展了文创产品的边界,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营销推广,拓宽传播渠道
馆内空间深度融合 青州市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精心打造博物馆商店空间,将其视为展览的延伸。充分利用馆内空间,做到馆舍五层,层层有文创。一楼文创中心作为馆方综合性商店,以馆内特色文物为创意源泉,文创商品品类最为齐全;二楼“状元咖”以“状元”为名,将传统科举文化的吉祥寓意融入现代茶咖;三楼重点打造“山东手造·潍有商品·城市IP”,产品以山东非遗手作和青州特色IP“峱”为主题;四楼微笑文创空间与佛像展厅主题呼应,营造沉浸式购物体验;五层为临时展览区,根据不同的临时展览定制相应的文创空间与产品。
线上平台矩阵宣传 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是宣传推广文创产品的重要阵地。青州市博物馆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全方位展示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精美的文创产品图片和短视频,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分享;在短视频平台上制作有趣的创意视频,如以文创产品为道具的情景短剧、文物科普小视频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文化知识,提升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定期开展直播活动,邀请设计师、专家学者、网络达人与观众进行互动,介绍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文化背景,解答观众的疑问,同时进行产品销售,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性,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力量,让文创产品迅速“出圈”,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主题活动联动赋能 将文创深度融入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临时展览、节日庆典中。例如,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主题文创市集。今年8月15日“永恒的微笑——青州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开展,为配合外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博物馆以“青州微笑”佛造像为灵感,设计开发的一系列手办、车挂、冰箱贴等精美文创也随之亮相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文创店,深受观众喜欢。通过各类活动的引流,进一步增强了“青博有礼”文创的体验感和话题性。
青州市博物馆的文创实践,是一条在深厚文化沃土上不断耕耘、创新求变的探索之路。未来,青州市博物馆将继续坚持文化、设计与科技的创新融合,不断探索实践,打造更多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创产品。我们深知,让文物“活”起来,不仅要让其走出橱窗,更要融入时代的肌理,走进人们的生活日常。青州市博物馆将继续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根脉,以创新之志开拓发展新局,努力书写“小城大馆”文创发展的精彩篇章,为博物馆文创事业的繁荣贡献“青州力量”。
(作者单位:青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