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瑞报道 9月23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论坛创新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在现场发布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其中,北京打造长城保护实践新样本;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彰显古都新韵;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多项重要突破;“爆款文创”引领文博新潮流等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评选由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新华网开展。评选活动面向中央、北京市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征集案例,经网络投票、线下评议,最终评选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4年度十件大事”。“十件大事”生动体现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成果,充分反映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回信,强调要“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守护长城遗产方面,扎实开展长城保护条例立法、大力推进长城博物馆建设、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长城资源信息及监测预警平台;在弘扬长城文化方面,努力发掘蕴含其中的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精神内核,更好地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价值、体现时代新风。
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贡献了中国智慧。北京市立足这一崭新起点,全面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传承,出台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完成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中轴线周边人居环境,持续强化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功能,让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中轴线,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是中国近年来发掘历时最久、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2024年,考古首次发现都城两重城垣结构,发掘迄今所见最大规模的西周封国宫殿建筑基址,成为研究古代人群关系、社会结构的重要突破。就在古希腊城邦开始大量出现、古印度雅利安人逐渐向南推进之时,北京三千年建城史也徐徐拉开大幕。这一考古新发现,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始终屹立世界文明古国之林再添新实证。
2024年,文博文创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一冠难求”、累计销售百万件,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火爆出圈、带动文创销售数千万元。小小冰箱贴正成为传统文化全新载体,成功走入年轻人社交圈并迅速成为新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捧、喜爱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