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朝晖报道 为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推动长江流域文物考古交流合作,9月23日,第二届长江考古联盟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全国各地的近200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谱系、技术发展、文化交流以及考古理论方法创新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长江考古联盟各省市考古工作者携手并肩,围绕“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在长江文明的起源探索、演进历程、区域文化互动、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地处长江之“中”的湖北,在“十四五”期间,考古工作保持奋进态势,考古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同志表示,长江考古联盟自倡议成立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影响力、话语权的目标引领下,不断推动学术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共创、文明价值共识。本届研讨会聚焦学术前沿,共谋发展大计,必将进一步激发长江流域考古工作的合力,为保护好长江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提供坚实支撑。
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负责同志表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湖北将深入贯彻落实“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推进长江流域考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结出新的硕果。
长江文化研究院负责同志表示,湖北是长江文明形成的关枢之地,长江文化的集中涵养之地。湖北正加快建设长江文化高地,连续举办了两届长江文化艺术季活动,省委批准成立了长江文化研究院,基于此平台还成立了长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长江考古联盟去年在鄂成立并连续举办两届学术研讨会,将继续携手联盟单位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把长江流域丰硕的考古成果研究透、阐释好,更好地弘扬长江文化、传播长江文明。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负责同志称,长江不仅是经济之河、生态之河,更是文明之河、文化之河。长江考古联盟单位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和夏商文明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聚焦长江流域关键遗址的系统发掘与综合研究,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系统展示长江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考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后,在湖北考古博物馆举行了长江考古联盟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下一届主办方交接仪式以及“长江文明溯源展(数字展)”和“垄上春秋——苏家垄遗址陈列”线上展开幕式。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成果》新书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