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
川渝两地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专题展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川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巴蜀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引领下,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赴国难,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英勇无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近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等川渝两地8家部门(单位)联合主办,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承办的“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主题鲜明,结构清晰

展现抗战中的川渝贡献

展览以“川渝贡献”为核心,展出文物306件(套)、档案展品及影像资料300余份,分为“引领方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川渝人民倾力支援抗战”“稳固后方——保留国家民族根基”“挺起脊梁——巴蜀儿女顽强抗争”“高奏凯歌——欢庆胜利的历史回响”五个单元,以鲜明的政治导向为引领,运用多种现代展陈手段,将珍贵文物、档案文献、历史影像以及艺术作品和历史场景立体呈现给公众,通过感人的故事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深入挖掘细节,以物证史,多维度诠释川渝人民的抗战精神以及为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引领方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单元 日本军国主义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迁驻重庆,有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中,无数川籍将士浴血奋战于前线,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牺牲。

“共赴国难——川渝人民倾力支援抗战”单元 全民族抗战期间,川渝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成为支撑持久抗战重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供给大后方。川渝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赴国难,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参军参战、出钱出物、出工出力,倾其所有支援抗战,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稳固后方——保留国家民族根基”单元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西迁,大批经济、文化、军事机构亦迁至重庆、成都等地,科教界、文化界众多爱国民主人士会集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文化抗战。川渝地区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挺起脊梁——巴蜀儿女顽强抗争”单元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加强对西南、西北各城市和重要目标的战略轰炸,川渝地区首当其冲。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对川渝地区进行狂轰滥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川渝人民英勇无畏,奋起开展反空袭斗争和防空作战,掀起规模浩大的献机运动支援中国空军建设。

“高奏凯歌——欢庆胜利的历史回响”单元 在中国军民的全面反攻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作为抗战大后方,川渝地区与全国、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以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共同写就壮丽的抗战史诗。

展览史料丰富,权威性与真实性并重,展出大量珍贵文物,如毛泽东著《论持久战》、赵一曼穿过的靰鞡鞋、川军抗战实物、故宫南迁文物、《新华日报》社论《感谢四川人民》等,同时结合档案馆藏仿真复制件(如家书、公文等),既保护文物原件,满足展陈需要,又避免频繁提取、运输和展示对文物本体的损害。图文资料来源清晰,标注馆藏,体现学术严谨性。

此外,展览还通过革命文物、历史档案等,将英烈名字和事迹转化为可感、可知、可敬的鲜活形象,充分展现350万巴蜀儿女决然出川抗日,“不灭倭寇誓不还”的家国情怀。展览不仅突出女性、儿童、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等群体的贡献,还通过家书、日记、照片、纪念章等个人物品呈现其个体的抗战经历。

形式多样,互动交流

增强沉浸感与教育性

展览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强创意互动。既通过全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呈现宏大叙事,也注重微观视角切入,以川渝抗战历史铺排,通过川渝民众的感人抗战故事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人民的巨大贡献与牺牲。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近现代革命类主题展内容相对严肃、展品枯燥。因此,展览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根据内容制作声、光、影等视听或沉浸场景及互动展项,营造氛围感,让观众穿越时空重走抗战岁月的荆棘之路。例如,“修筑机场”“拉纤航运”“不屈精神”等复原场景,配合多媒体音效生动再现历史;《西迁壮歌》《王建堂与“死”字旗》等多媒体影片,进一步充实展览内容;多媒体查询系统提供英烈名录、个人抗战事迹等信息,拓展展览内容;抗战老兵口述聆听互动装置、川渝抗战遗址翻阅查询装置等互动展项,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

展板采用木刻版画风格设计,并将其运用在艺术场景创作中,强化民族记忆。抗日战争时期,艺术家以刀代笔,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苦难与抗争的作品。重庆、成都等川渝地区是版画创作的重要阵地,艺术家通过简洁有力的黑白木刻,塑造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抗战形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战斗的武器,以最直接、最有力的视觉语言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展览单元、组标题均采用木刻版画风格的字体,突破红色主题展的传统风格;同时,采用抗战木刻版画作为图文展板底纹,营造艺术氛围;“不屈精神”艺术场景集多个川渝人民抗战相关的历史照片元素,如重庆市民在断壁残垣上写的“愈炸愈强”、《新华日报》组织义卖献金等,都采用木刻版画形式呈现,整个画面苍劲有力、极富感染力。

展览序厅通过前言概述其内容,引导观众参观,主题形象墙的红色浮雕字,象征人民抗战丰碑;尾厅的结语回顾并升华展览主题,给予公众激励。尾厅中央的红底金字展示墙上,是毛泽东1945年9月3日在《新华日报》的题字“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极大地调动公众观展情绪;观众在留言本上写下对历史的缅怀及未来的期许;多种互动展项,让观众寓教于乐;红色立体字“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配以多媒体投影九三阅兵场景,将观展情绪推向高潮。

社教宣传,配套外延

持续扩大展览影响力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依托此次展览开展了红色志愿宣讲团、抗战主题研学等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推动馆校合作开展“烽火记忆 青春绘制”等项目,举办公益性学术讲座,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同时,联合媒体开展矩阵式、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推广,切实讲好抗战故事。

8月,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策划并开展“与展览对话”系列之馆校合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艺术创作活动。活动面向成都市中小学生,以抗战历史为核心主题,通过绘画、轻浮雕等形式,抒发爱国情怀,铭记峥嵘岁月。学生们踊跃投稿,创作了一批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其中,85件(幅)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被布置在四川博物院东门走廊两侧的展墙上,与珍贵的历史文物相互映衬,形成穿越时空的对话,为展览增添了鲜活而动人的当代色彩。展览闭幕前,还将评选出奖项并进行表彰,以此鼓励青少年一代主动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为配合展览延伸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认识与思考,激发其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认同,开展中小学生“烽火记忆·川渝力量”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推动展览进社区、进商圈、进学校。此外,每周六举办“布艺拼贴川军魂——织物上的烽火征程”“钉线交织胜利星——经纬间的抗战史诗”等青少年手工活动,同时面向8岁以上的亲子家庭、学生群体、历史爱好者开展“川魂守护者解谜寻证——展厅里的抗战记忆沉浸式体验”国庆特别活动。

为满足专业观众、历史爱好者等群体需求,邀请历史领域专家开展学术讲座。讲座中,专家学者以“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为主题,讲授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是怎样赢得战争、赢得人民的,150余人聆听讲座,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作为抗战展览的配套活动,“山河铭记:我的川渝抗战记忆”中小学生抗战主题征文比赛即将启动,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通过阅读历史资料、参观展览、聆听故事,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将围绕观展体会、英雄事迹、历史启示等,用文字书写所思所感,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自开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广大市民纷纷走进四川博物院,通过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了解川渝地区作为全民族抗战大后方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截至9月21日,展览共接待参观团队319批次、观众9.2万余人次,讲解预约已排期至11月底。仅开展前两天,14家中央媒体发稿28条,26家省级媒体发稿182条;中央电视台和四川卫视报道4条。据9月12日统计,全网有关展览的信息达1500余条,其中媒体报道793条,转发量达1107次,发帖人数共405人,发帖人共有粉丝数10.3亿,影响力颇为可观。

同时,各党政机关、部队、高校等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针对参观人流量大、讲解服务需求量大等问题,四川博物院正通过岗位调配、人员培训等方式增加讲解力量,提高日接待量,缓解讲解预约难的现象。

许多观众通过展览留言簿、线上媒体等渠道,表达观展感受。展览团队积极收集观众意见,其中不少专业观众和历史爱好者提出了宝贵建议,为展览内容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展览在内容质量、观众参与、社会教育、学术深度、展陈创新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整体成效显著,成为川渝地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展览,有效提升了公众历史认知与社会教育影响力。

(川文)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13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