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安徽省文物局紧紧围绕“月满华诞 佳节共游”主题,统筹组织全省博物馆推出400余项陈列展览与社教活动,涵盖特色展陈、红色教育、创新体验等多方面,为公众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据统计,双节期间,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220万人次,同比增长8.2%,展现出文博旅游的强劲活力。
文物璀璨映江淮
安徽省各级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高品质展览,为公众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推出的“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汇聚全国22个省区市61家文博单位的362件(套)珍贵文物,以“精工饰纪”“器载万象”等四大篇章系统梳理中国金银艺术发展脉络,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同期举办的“文脉——桐城派主题文物展”,印证了“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文学盛誉。安徽省美术馆“天地是吾师——新安画派数字艺术展”以新安画派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运用数字艺术生动呈现新安画家的生命际遇、文人风骨与绘画面貌。
阜阳市博物馆“积厚流光——淮河中游古代科技文物展”通过二十八宿圆盘等珍贵文物展现淮河流域的科技智慧。安庆博物馆“山野来风——黄梅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丰富实物资料呈现黄梅戏文化的传承发展。芜湖市博物馆“一江碧水 千年融合:江淮与巴蜀地区青铜文化对话”通过一场跨越地域的青铜文明对话,生动展现了两地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交流互鉴。各地博物馆依托丰富馆藏资源,以独具匠心的策展视角,共同为节日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红色印记砺初心
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欢庆国庆佳节,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红色教育展览与活动。
安徽博物院主办的“烽火画卷——宣传画中的安徽抗战记忆”主题展,联合池州市博物馆、巢湖市博物馆、休宁县状元博物馆等36家省内文博单位,通过180余件抗战版画、漫画、宣传画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安徽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安徽省美术馆推出“历史的塑痕——雕塑里的峥嵘岁月”雕塑展,精选20余件抗战主题雕塑杰作,将烽火岁月凝练成饱含深情与力量的艺术结晶,让观众在艺术的震撼中重温革命历史。
蚌埠市博物馆“革命雄师会井冈”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井冈山会师97周年为契机,通过珍贵实物与历史照片再现两次重要会师的历史场景。皖西博物馆“山河铭记 丰碑永驻——六安抗战历史记忆”展现六安作为大别山区抗日指挥中心的重要地位,通过50余件实物与文献见证老区军民的浴血奋战。马鞍山市博物馆“熔炉铸剑——抗大精神与革命烽火的血脉传承”以百余件实物与照片展现抗大精神在军事教育中的代代传承。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为了可爱的中国——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新四军皖南整编特展”以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为精神指引,系统展示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新四军的英雄事迹。安庆市独秀园管理处精心策划“《新青年》创刊110周年专题展”,通过丰富史料与文物全面展现《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历程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亳州市博物馆、铜陵市博物馆、广德市博物馆等同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社教活动,让革命精神在互动体验中深植人心、薪火相传。
文化体验更出彩
全省博物馆围绕中秋民俗与在地文化特色,融合现代科技与创意互动,打造了一系列参与感强、体验度高的创新文化产品。
安徽博物院推出“寿春楚歌XR沉浸探索体验展”,构建出可行走、可交互的“楚都元宇宙”;同步开展的“穿梭时空·奇遇安博——AR剧本体验活动”让观众化身“时空探秘者”,在虚实融合中解锁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创新开展“楚文化国宝盲盒主题之旅”,通过模型匹配与实物探寻的互动形式,让文物知识在游戏中自然传递。
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新开放的数字沉浸展厅成为双节期间的热门打卡地。该馆沉浸式裸眼3D空间推出《锦绣安徽 迎客天下》与《江淮星火:文明基因的时空巡礼》两部影片,呈现了大美安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探秘水下古城XR空间”以动态重现的“陷巢州”传说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幻冒险。
各地市博物馆也结合地域特色,推出一批富有创意的节庆文化活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精心策划“月满凌家滩”系列活动,集非遗集市、考古互动、汉服讲解、月饼DIY于一体,让传统节俗焕发时代新韵。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博物馆)推出“月下拾徽韵·烛影绘新安”中秋奇妙游,设置主题灯谜、传统投壶、秉烛夜游等环节,再现古人中秋雅集场景。
温馨服务暖人心
双节期间,全省博物馆系统深入践行“人人都是迎客松”的安徽文旅志愿服务精神,通过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全面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为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全省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博物馆奇妙夜”等夜游活动。安徽博物院志愿者服务时长达1270小时,服务观众超3.3万人次。安庆博物馆开展“红领巾讲解员讲党史”活动,安徽省美术馆“皖美之友”志愿者团队提供专业导览,充分展现了安徽文旅志愿者的风采。
各馆特别关注特殊群体需求,为老年人、军人、残障人士等开通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一对一”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到同等优质的服务体验。安徽博物院、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等馆节前开展系统性安防、消防检查,假期中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为观众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双节同庆,文博生辉。中秋月圆与国庆欢歌在江淮大地交织,全省文博场馆以一场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为这个特别假期增添了独特韵味。从沉淀千年文明的馆藏珍品,到创意纷呈的互动体验,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历史与当下在此对话,共同为人们献上了一份饱含家国情怀与文化温度的节日贺礼。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