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谱新篇
——全国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瑞 徐秀丽 赵军慧 杨亚鹏

连日来,全国文物系统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以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辽宁省文物系统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把党中央的战略擘画转化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李雪鹏表示,辽宁省谋划编制《辽宁省“十五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辽宁省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条例》,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进一步摸清文物资源家底。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开展“红鲁艺”革命文物专项调查,核定公布辽宁省第四批革命文物名录,制定《辽宁省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技术指南》,统一全省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相关规范和标准。强化整体性保护,实施沈阳故宫、义县奉国寺、万佛堂等文物保护工程;深化对红山文化的认识,构建全省红山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扎实推进红山文化“一园即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院即红山文化研究院、一站即牛河梁工作站、一会即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一刊即《红山文化研究》、一剧即《红山》舞剧”基础工作,加快推动牛河梁红山文化申遗进程;出台《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做好活化利用,挖掘文物价值,推动文物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文创研发等有机结合,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制,筑牢安全防线。

吉林省文物局局长宋薇表示,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聚焦红色传承,打造“吉林省近现代史展”,推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发布杨靖宇将军抗联文物主题游径,生动鲜活讲好吉林的历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着力遗产活化,完成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等人民大街沿线文物全面开放;开展松苑一栋、丰乐剧场保护利用工程,推动伪满中央银行等历史建筑变“警示性文化遗产”为“历史课堂”;推进新民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留老建筑“筋骨肉”、注新业态“精气神”,实现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

站在新起点,吉林将继续深化边疆考古研究,推进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高句丽、渤海考古研究重大项目;高质量完成“四普”工作,全面摸清文物家底;构建智能监管体系,守牢安全底线;实施“智慧文旅”,推动文物传下去、“活”起来,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吉林力量。

浙江省文物系统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了传达学习,并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持续深化“八项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部署结合起来。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表示,要坚持保护第一,全面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扎实推进“四普”工作全面摸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底数,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类文化遗产实施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加快文物法治建设,制定修订一批文物法规政策,努力做到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化遗产;要加强改革创新,变革重塑文物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改革,着眼“防、保、研、管、用”文物工作全流程、各领域,努力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着力深化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改革、文物保护区划内建设项目联动审批监管改革、博物馆文创开发激励机制改革,有效提升文物工作质效;要深化融合发展,有效提升文物惠民效应。深入挖掘发挥文物资源价值,持续优化全省博物馆布局,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三级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大力推动乡村博物馆提档升级,推动优质文博资源向社会、向基层、向网络空间延伸;要做精阐释传播,奋力打造浙江文物标识。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切实加强大遗址保护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深化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持续办好“良渚论坛”“丝绸之路周”等国际化传播品牌活动,运用浙江文物资源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过去五年,福建文物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通过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的推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文物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表示,福建将把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抓好落实,突出文物特色,主动作为,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物新篇章作出福建贡献。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表示,河南将高质量编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着力提升“三个能力”,即提升“文物安全”守得牢的现代化能力,提升“文物创新”用得活的智能化能力,提升“文物融合”拓得广的协同化能力。聚焦提升考古工作能力和研究阐释水平,推进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夏商文明研究,建立中原古代人骨基因库,争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打造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样板,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河南样板。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克克表示,我们要科学制订全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推进文物强省建设,深入开展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促进保护修复重点从抢救性向预防性转变,挖掘和阐释文物价值,推动荆楚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加广泛深入地享受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未来五年,湖北将重点抓好制定出台《湖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文物法规、建设全省统一的文物资源数据管理系统、文物矢量数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荆楚文物传承发展工程和楚天文物平安工程、完善荆楚特色博物馆体系、打造全国简牍保护研究高地、培育文博人才分层次培育体系等重点工作,努力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湖南文物系统将锚定建设文化强省目标,加快推进湖南省“十五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切实描绘好下一个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

谈到具体工作,湖南省文物局局长姜猛表示,湖南将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和“四普”,实施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等重大工程,全面盘点摸清文物家底;持续推进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馆园融合”和“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以及中国语言资源博物馆、湖南简牍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聚焦体系化、品牌化建设,重点支持打造一批红色研学新项目、红色旅游新路径;深入实施“文物+”战略,以科技创新激活内生动力,推动文物与红色旅游、非遗、古村落保护联动发展,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要求,坚持保护第一,严格文物安全监管,压实主体责任,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利用好,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70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