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发轫 踵事增华——中国考古的七年之变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小筑

是考古,透物见人,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客观的认知;是考古,不断发掘取证、推理求真,使我们有了观察世界文明的机会;还是考古,让我们了解到文明不仅有崛起与失落,其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交流、借鉴与融合。

考古工作是联系古今的重要纽带,也是进行历史推演的主要依据。数千年间,诸文明此伏彼起,唯有中华文明,于坎坷跌宕中延绵生发,却始终未曾中断、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把文物考古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表重要讲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先后向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安阳殷墟、山西运城博物馆、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对夏文化、石窟寺保护利用、考古队伍建设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考古工作定向领航。

时光清浅,岁月留痕。距离上一次2016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会至今已有七年。这七年间,我们致敬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我们见证了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迎来黄金时代,我们树立大局意识,思考考古学的成就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我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2023年,全国考古工作会再次召开,这注定成为我国考古工作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鲜明坐标。

平凡不凡 有为无畏

——山高水长终有回甘

这七年间,中国考古平凡又不凡、有为且无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实现了中国考古的七年飞跃。

这些年,重大考古研究不断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地揭示着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情景,反映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不断展现着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有关文明的定义及其判断标准的探讨,历来国内外学术界存在诸多分歧,也是经久不息的热点争论话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中国考古材料,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学者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突出贡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不但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围绕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等关键问题,策划“夏文化研究”等18个重大项目。据统计,七年来系统实施8400余项考古发掘,其中包括主动性考古项目1600余项、基本建设考古项目6800余项。

这些年,良渚“入遗”、石峁“惊天”、三星堆“再醒”、南佐“现身”,令人惊讶的重要发现层出不穷,考古工作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三门峡庙底沟》《安阳孝民屯》《辽祖陵:2003—2010年考古调查发掘报告》《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等一批重要报告相继出版,23.8万件出土文物移交,从陕西、湖北等地考古博物馆陆续开馆到成都考古中心、重庆“透明库房”开放展示,一场场令人瞩目的考古之旅相继开启。在考古人的不懈努力下,历史的时空框架逐步建立,历史脉络与枝叶日渐清晰,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丰富文化内涵慢慢呈现。

古今相逢 知难而进

——“基建考古”赋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基建考古是配合基本建设而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是考古与文物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相继印发,23个省份“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落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同频共振。

以首都北京为例,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考古建设项目逐渐开展。再比如“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自2017年率先开启的“雄安考古”即被赋予非凡的历史意义。千秋之城,考古先行。据悉,雄安新区完成全域考古调查2000平方公里、勘探345万平方米、发掘1.04万平方米,取得丰硕成果。从目前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开展田野考古发掘仍是我国考古工作的主要任务。

致广大尽精微

——让科技与考古双向奔赴

在未知领域开拓新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可以把科技看作考古研究的重要利器。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应用,让考古的路越走越宽,其之于考古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

近些年,中国的科技考古进入发展快车道。空间遥感探测、碳十四测年技术、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科技考古技术解决了传统考古无法处理的棘手问题,在考古勘探、动植物及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考古方舱、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展现较高发展的现场文物保护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科技考古团队正在不断壮大,并及时跟进各考古遗址的发掘工作。三星堆“今非昔比”的新一轮发掘方法与理念正是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根据各坑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填土解剖发掘方案,采用数字化记录模式,将应急分析实验室、文保工作室等建在工地现场,开创了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新模式。

近些年,中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迅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公布,理顺水下文物保护思路。据了解,共有241处水下文物点调查确认、北礁沉船遗址等5处水下文物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划定水下文物保护区。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一期交付启用、二期筹备建设,南海基地落成揭牌。 

一系列水下考古项目亮点纷呈。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分别入选2018、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海Ⅰ号”发掘提取各类遗物18万余件,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入坞,南海1500米深度海域布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水下考古迈入深海新阶段。

新时代考古热

——出门看看 热搜频频 人才济济

王国维先生曾说:“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固可泱也。”夏鼐先生亦时常以此言自我劬勉。诚然,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在继承与创新中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过程。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共有32家机构赴国外开展联合考古项目36项,与40余家国外科研院所、博物馆、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坚实稳健,赴外考古工作渐成规模。从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明珠”的乌兹别克斯坦,到古代海上交通要道沙特塞林港,再到埃及、玛雅文明腹地,联合考古涵盖了人类起源、世界古代文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诸多国际学术前沿课题,同时在推动人才培训、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中国队”集体在世界考古舞台亮相。

中国考古的朋友圈不仅在国际上越来越大,在国内,考古也从无人问津的小众学科变得热门起来。晒博物馆中的文物、打卡考古遗址公园,观看考古类纪录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系统实施,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三星堆考古引发现象级传播,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推介、《中国考古大会》等精品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不仅如此,文物活化利用持续“破圈”。河南卫视出品的舞蹈《唐宫夜宴》的灵感就来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北京演艺集团舞剧作品《五星出东方》的灵感则来自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织锦护臂。

“考古热”同时也带动起了“考古专业热”,高分考生第一志愿填写考古专业大有人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专业没有冷热之分,热爱成就人生。

考古掀起的热度一直在发酵。仔细想来,其本质其实是公众对中华文化热爱的体现。考古热让考古走进公众视野,激发群众对文物背后故事的关注,进而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考古热”之下,要保持考古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考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经过冷静思考、积极应对,这些年,中国考古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文物考古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系统实施。据统计,2021年以来,北京大学等13所高校新增博士研究生57%,“文物”专业列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长期制约中国考古发展的问题如编制紧张、考古人员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都在逐步解决。加强考古机构编制保障的文件出台,国家文物局机关增加60个编制,全国考古机构人员编制增长35%。《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考古探掘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有序推进,“文物考古事业单位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标准”出台。国家文物局新授予20家考古机构、高校考古发掘资质,全国发掘资质单位达98家。

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

——为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贡献考古智慧和力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着眼、从国情出发提出的重要理论与观点,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人的殷殷嘱托,也是中国考古开启百年新征程的崇高使命。

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考古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卓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风格彰显中华文化,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考古学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书写文明进步的中国华章。中国气派展现大国担当,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考古学置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事业,为人类进步、为世界大同谋划中国方案。

如今,中国考古正站在发展的新起点,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中国考古更要以“大考古”的工作思路,回应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世界之关切。中国考古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才能有大担当、大突破、大有所为。立足大格局,要涵养家国情怀、秉承考古学的初心使命、秉承“兴史救国、兴史报国”的学术传统,深刻认识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放眼大视野,既要深耕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传统领域,还要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和周边地区的比较研究,更要秉持开放的合作的理念广泛交流、开门做学问。推动大发展,要把握机遇,着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认可度的学术成果和理论观点。

做好新时代考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考古力图尝试用考古答卷,进一步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一步揭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砥砺前行,任重而道远。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