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蛇迎新岁 苏州博物馆奉上精彩活动欢度新春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苏州博物馆

灵蛇献瑞气,岁序启新篇。2025年春节长假期间,苏州博物馆推出延时开放服务,同时为丰富博物馆延时服务期间的文化供给,实现博物馆教育“全年龄覆盖、全人群覆盖、全内容覆盖”的目标,立足本馆资源,推出了25项47场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里增长知识、培养技能,迎接新的一年。

品味浓浓年俗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1月28日,苏州博物馆开展“纸上飞花——指尖上的年味儿”趣味剪纸活动,让观众体验、制作蛇年专属剪纸作品,感受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和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春节“贴门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门神是最早的年画,是古代人们根据传说而创造的守护宅院的神灵,人们喜欢将他们贴于两扇大门之上,以此祈求一家人的福寿安康。1月29日,举办“画在门上的年味儿——门神填色活动”,通过让观众描绘门神来了解中国民间春节的习俗,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小朋友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苏州博物馆的引导员带领观众进行一场“画蛇添福——手绘蛇年福字活动”的趣味活动,结合“灵蛇”与“福字”元素,创作属于自己的蛇年新福。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民间,年画是年的象征,它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葫芦瓶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1月30日,“印福纳吉——雕版刷印体验活动”带领观众体验大吉瓶雕版印刷,并进行涂色,寄托对新年的祝福。“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多年历史,也是“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表达人们心中“祈祷”“纳福”之意,2月2日,举办“百福临门——新春画‘福’活动”,带领观众画“福”字接福气,了解“福”字的构成和含义。

image.png

弘扬传统文化

苏州博物馆在新春为观众奉上文化盛宴。1月28日,苏州博物馆推出“蛇舞新春——蛇年手工挂饰制作活动”,观众通过创意手工制作小蛇挂饰,为新的一年增添喜庆与活力。2月1日,推出“琼楼玉宇——汉代陶楼乐高拼搭活动”,用乐高组装汉代陶楼,在趣味中体验汉代文化。大年初五迎财神,摇钱树承载富贵吉祥,因此又被称为升仙树、福寿树。2月2日,举办“见树来福——摇钱树摆件制作亲子体验活动”,聚焦汉代特色“摇钱树”,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来博物馆动手做一盆“摇钱树”,带领观众走进汉代人的幻想世界。春节期间恰逢立春,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节气与中草药的运用密切相关,每个节气都有适宜采集与使用的中草药。2月3日,苏州博物馆与苏州市吴中实验小学合作,推出“巳蛇迎新岁——中草药创意拼贴画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展厅,一同寻找文物里的立春中草药,并指导大家用中草药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创意拼贴画;举办“巳蛇迎新岁——中药猜谜活动”,吴中实验小学的师生走进博物馆,以趣味谜语的方式呈现中草药,让大家领略中药的独特魅力。2月4日,举办“金石灵影——文物冰箱贴制作活动”,结合新春蛇年生肖,通过课程讲解蛇的历史起源,盘点介绍蛇形文物,让青少年观众动手制作蛇形文物和福字冰箱贴,不仅在新春氛围中添添福气,也能更好地学习了解蛇在中国文明中的象征意义。针对8-12岁儿童,开展“汉代‘穿越’攻略——‘信仰·生活:汉代艺术百态’特展儿童导览活动”,通过探索关于汉代生活、艺术、信仰的小谜团,在“与天无极”“长乐未央”“永受嘉福”“长毋相忘”等一句句汉代吉语中感受汉代人最朴实的愿望,揭开丰富多彩的汉代生活大舞台。

传承传统技艺

苏州博物馆举办众多精彩有趣的传统技艺体验活动。纸浆画,作为一种原材料随处可见的艺术品,蕴含了无限的艺术创造力,1月30日,精心策划“福气满满——纸浆画添福活动”,引领小观众们深入探索春节丰富的民俗文化,并通过亲手制作纸浆画这一独特形式,绘“乐”添“福”。1月31日,举办“古人的拍照方式——小小陶俑制作体验活动”,在对汉陶俑的赏析中,探寻陶土中的神秘世界,了解汉陶俑的艺术特色、发展概况及制作工艺,亲手制作汉代小陶俑,见证陶土变成小陶俑的奇妙过程。苏州碑刻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以精巧细致、格式独特、内容丰富而独树一帜。2011年,苏州碑刻制作技艺成功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月31日,苏州博物馆举办“印泉照古——刻碑展示及拓印体验活动”,向观众展示碑刻制作技艺,讲授碑刻知识并提供碑刻拓印体验。2月1日,举办“瑞蛇呈祥——橡皮章雕刻活动”,结合新春蛇年生肖,通过课程讲解与蛇有关的文字及图案的历史起源,同时结合汉代展览瓦当中的纹样及字符,带领青少年观众了解中国文化中吉祥纹样的寓意。青少年观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雕刻橡皮章,制作成精美的新年书签。苏州博物馆在2024年新推出品牌活动“苏博夜校”,这是专门面向成年人的博物馆艺术与非遗技艺课程,借助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满足上班族和青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自我成长需求和“破圈”社交需求。在春节期间,持续推出“苏博夜校”系列活动,如2月2日开展“百福具臻——吉祥纹样错银体验”,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的长廊,感受不同朝代纹样的独特魅力,选取不同时期的吉祥纹样,结合错银镶嵌工艺,让观众制作一枚传统吉祥纹样主题的“紫光檀错银牌”,在节庆的喜悦氛围中,用双手将美好的祝愿铭刻在紫光檀上,将流传千年的文化符号带入现代生活,为新的一年增添一份独特的守护与祝福;“月流华钿——螺钿镶嵌体验活动”带领观众跨越千年时空,纵览苏州博物馆、日本正仓院、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收藏,看遍宝蕴含光的螺钿工艺美术史,同时为观众准备了海贝,将螺钿融入当代书房,以螺钿的光华之色搭配紫光檀书签,用自己选择的配色结合螺钿的切割与镶嵌,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螺钿书签,领略螺钿这种传统装饰工艺的魅力。

(苏州博物馆供稿)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5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