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贺岁探自然 博物馆里过大年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浙江自然博物院

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浙江自然博物院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以“灵蛇贺岁探自然”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非遗”活动,推动展览展示、社教活动等与节气文化、生肖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机结合,积极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为广大观众带来了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据统计,春节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共迎来游客14.5万人次,其中杭州馆5.8万人次,安吉馆8万余人次,24小时博物馆7183人次。全院共开展新春活动78场,其中杭州馆42场,安吉馆21场,24小时博物馆15场,共计3500余人次参与。

精心策划 七大特展丰富春节档观展体验

春节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共推出七个临特展览,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金蛇送喜 四海迎春——2025乙巳蛇年生肖贺岁展”通过“觅蛇隐踪 折折前行”“画蛇添福 巳巳如意”“灵蛇献瑞 生生不息”三个单元,从生肖文化的源与流、自然界中的蛇、历史文化中的蛇、民俗文化中的蛇等方面,为观众全面呈现了蛇文化,探寻生肖文化的无限魅力。

“山野之风 2024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年展”展出绘画作品66件,艺术家们用画笔展现新时代乡野新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盛景。

“人类的奥秘”通过回答“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三个问题,展示700多万年的人类演化史,引导观众揭示人类本源,探索未知世界,思考人类未来发展方向。

“浙江·福井恐龙大展”展出浙江省和福井县已研究命名的13种恐龙,包括“什么是恐龙”“福井的恐龙”“浙江的恐龙”“两馆合作20年”四个单元,共展出两地恐龙化石、化石翻制模型、恐龙复原骨架模型、恐龙复原模型和机械恐龙70余件(套)。

“我家虫住民”通过模型、标本、图片等介绍浙江和台湾两地具有代表性的家居节肢动物种类、出现原因、适合栖所、对居住者的影响等。

“金木有香——苏州博物馆馆藏铜炉展”设置“铜”“炉”“香”三大版块,展出明清时期香炉73件及香料标本,从自然视角诠释香炉的原生功能,并对中国四大名香的动植物属性作了科学阐释。

“我们渴望的水——青少年艺术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展出前五届“我们渴望的水”全国青少年艺术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新时代青少年探索水资源和水利遗产保护的创想。

融学于趣 特色活动增添春节浓厚氛围

春节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了各式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民俗体验、非遗展示、文创市集、研学教育等春节主题活动,满足假期游客的多样文化需求。

杭州馆 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五连续推出“新春游园乐”特别活动,通过踢毽子、掷铜钱、投壶等多个传统小游戏,让观众体验中国传统年俗味儿。每日前20名通关的观众可以参加手制香薰石膏牌活动,参与者选择喜欢的颜色、香味和文字,打造属于自己的“福气”并带回家。同时配合蛇年生肖贺岁展,推出“五福蛇影打卡趣”“毒步天下 蛇彩斑斓”活动,观众可以与5种红色小蛇“福”字帖合影,并学习被蛇类咬伤后的正确急救和护理方法。春节期间还推出了“恐龙化石挖掘”“火山爆发科学小实验”“失踪夫妇之谜”等科教活动,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安吉馆 春节限定的“蛇舞迎新春”互动快闪成为亲子家庭打卡热点,科教专员身着特色服饰,化身“小青”“小白”灵蛇使者,带领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舞动,释放热情与活力,传递对新年的美好祝福。科普活动“灵蛇献瑞”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学习“蛇语”、模仿“蛇舞”,深入了解蛇的生态习性。“金蛇送福,趣享新春”活动观众在展厅中随机偶遇“金蛇”NPC,通过“蛇来运转”转盘游戏和“金蛇送福”抽奖问答即可获得新年礼物。春节期间,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沈秋法携木艺微雕作品走进博物馆与观众互动,展示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体验。除了新春特别活动,“探秘恐龙世界”“遨游海底家园”等日常科普活动也每天面向观众开放,让小朋友过一个有趣的文化年。

24小时博物馆 展厅新增“黄金蟒”标本,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贺岁时光”猫头鹰立牌打卡、“五谷丰登福字拼贴画”“DIY新春冰箱贴”“公益绒花手作”“彩虹矿石手工”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踊跃参与。推出寒假研学两日营活动,包括“hi夜猫子——石头画”“神奇的海中神石——纸艺”“家有小矿蛇年特别版——矿石拼贴手工”“做个显眼包——DIY红包手工”等课程,通过有趣的课堂互动、展厅讲解和手工游戏,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自然知识,增强动脑和动手能力。

image.png

诚挚为民 贴心服务打造浙自博暖心品牌

春节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坚持做好免费开放和公众服务,优化预约参观,完善服务设施,保证正常开放,推出延时参观的文化惠民举措。为全力营造平安舒适的参观环境,院值班领导、各部门值班人员、开放服务岗位人员、志愿者、辖区公安城管等坚守一线岗位,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

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吸纳社会志愿者和团队志愿者,为观众提供贴心服务。杭州馆志愿者服务共计152人次,服务时长616.2小时;安吉馆志愿者服务共计29人次,服务时长246.5小时。志愿者们负责协助观众预约入馆、维护展厅秩序、4D影院检票、协助公益讲解和科教活动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之美”,是浙江自然博物院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打造暖心服务公益品牌的重要力量。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24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