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于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中游右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瑷珲新城遗址内,是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领土演变历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本陈列“瑷珲历史陈列”荣获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瑷珲历史陈列馆作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讲好陈列馆里的中国故事”为载体,引导大中小学生通过“走”“读”“讲”“演”等鲜活生动的体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瑷珲历史陈列馆有效发挥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着力讲好“三个故事”,探索创新多种思政教育路径。开展馆校共建合作,举办大思政课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及流动博物馆等活动,讲解员化身思政课引路人,培训小小讲解员120余名,通过讲述瑷珲历史故事、抗日民族英雄英勇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使陈列馆里的思政课更有意蕴。
讲好有温度的故事,让思政课更有参与感、体验感。为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瑷珲历史陈列馆策划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在教育活动区,观众可以参与历史文化讲座,听专家讲述瑷珲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或是亲手制作传统非遗手工艺品,体验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力。线上平台同样精彩,通过虚拟展览、互动游戏等,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瑷珲历史的魅力,参与到历史文化的传播中来。2024年瑷珲历史陈列馆接待游客93.7万人次,共开展青少年读书、巡展、宣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百余场次,吸引全国10多万名大中小学生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思政课更加可感、可知、生动、鲜活,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思政课生动感人。历史文物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讲好思政课的生动教材。瑷珲历史陈列馆馆藏资源丰富,藏品年代跨度大,类型多样,内涵深厚。为深入挖掘文物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体现文物的精神价值,先后推出“晓话瑷珲”馆长讲述文物藏品专栏,围绕相关实物、史料研究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的思政教育,力求见物、见人、见精神,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让馆藏文物成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策划推出“我是文物小医生——文物修复体验活动课”,在思政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向同学们介绍瑷珲历史陈列馆馆藏珍贵金属文物,讲解金属文物特点和文物修复知识,动手“修复”生锈的“金属文物”,让青少年充分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感受文物魅力,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增强对地域文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让思政课更有时代感。通过“红色基因代代传——陈列馆里的思政课”“‘政’青春 勇担时代使命——行走的思政课”“强化国家版图意识思政课堂”沉浸式专题思政课等创新形式,打造“研学、阅读、文艺、宣讲”四大课堂,举行“行走的大思政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创新讲解员宣讲形式,走进校园开展“百课进百校”活动;与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河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基地,不断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让思政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瑷珲历史陈列馆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馆校共建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功能,努力开启思政教育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