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携手 共筑文化传承与育人新篇章——抚州市博物馆“百馆千校”系列活动实践与探索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刘莹琳 符蓉 韩静 胡凌云

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浪潮中,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启迪民智、弘扬文化的使命。抚州市博物馆积极响应“百馆千校”活动号召,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与本地学校紧密合作,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努力打造青少年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馆校合作之路。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根基

流动展览进校园,开启文化探索之门

抚州市博物馆精心策划并推出了“赣抚遗韵 文脉留香”“致童年——古代小孩儿玩什么”等一系列流动展览,深入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巡展。这些展览犹如一扇扇文化之窗,将抚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致童年——古代小孩儿玩什么”展览中,通过展示古代儿童的玩具、游戏等实物和图文资料,引发学生对古代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欣赏展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其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为培育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深化文化传承内涵

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学校,开展与展览相关的专题课堂活动。在讲解过程中,巧妙运用故事讲述、互动问答等方式,将传统文化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以“赣抚遗韵 文脉留香”展览为例,工作人员不仅详细介绍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成果背后的历史故事、制作工艺,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滋养其精神世界的源泉。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思政课程进学校,传递革命精神火炬

抚州市博物馆将“红色烽火”大思政课作为重点红色教育项目,精心打造了《祖国在我心中 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等多门红色教育课程,并送课到临川十二小、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等。课程紧密结合当地红色历史资源,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展示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等方式,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革命精神的崇高伟大。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红色故事代代传颂,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三周年之际,抚州市博物馆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走进抚州市实验学校曾巩校区,以丰富多元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社教老师深入讲解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复杂,志愿军毅然奔赴战场,捍卫国家和平与安全,其决策意义重大,为新中国建设赢得稳定外部环境,彰显国威军威,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在讲述志愿军英雄事迹环节,社教老师声情并茂地展现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烧身坚守纪律等鲜活形象,引导学生思考英雄内心信念及对当下生活的启示,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志愿军战士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助力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红色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践行志愿服务,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小小讲解员”培训,搭建成长平台

抚州市博物馆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实践和个人成长平台。通过普通话培训、讲解礼仪指导以及讲解实操训练等系统课程,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 “小小讲解员”。这些青少年在专业讲解员的悉心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博物馆展厅内为游客进行志愿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一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志愿服务常态化,塑造社会责任感

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少年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他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小小讲解员”们用自己的热情和知识为观众服务,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精神风貌,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促进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新媒体助力,拓展文化传播新路径

线上平台发布信息,提升文化传播效率

抚州市博物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抖音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展览信息以及文化活动预告等内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文化信息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传递给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通过精心制作的图文、视频等多样化的内容形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激发了他们对博物馆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有效提升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线上展览与互动,增强文化体验深度

推出“血染战旗红”“赣东烽火”等线上展览,并配套开展“庆祝祖国75周年华诞”等线上有奖竞答等互动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观众的文化体验形式。线上展览通过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等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展览主题和文化内涵。而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则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趣味性,让观众在互动中学习文化知识,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和理解,使博物馆文化传播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抚州市博物馆在“百馆千校”系列活动中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弘扬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培育青少年成长以及文化传播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然而,馆校合作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未来,抚州市博物馆将继续深化与学校的合作,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动,持续探索创新文化教育模式,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教育服务,为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文化灯塔和精神家园,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征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17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