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博物馆是关公文物的重要收藏机构,是海内外关公文化的交流平台,具有展示、收藏、保护、研究和教育等功能,致力于启迪思想、教育观众,发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宣传教育作用。
博物馆收藏的关公相关的文物,是关公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见证物,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各个时代的人们对关公的尊崇和信仰。如馆藏珍品——明代关公铜像,造型威武庄严,铠甲逼真,脸部神态栩栩如生,工艺精巧,展示出铸造技艺的高超。服饰图案属于明代制作工艺,其造型、色彩、图案的搭配等都可以看出明代文化的特征和审美,使参观者直观感受关公文化的历史沿革以及历代人们对关公的崇敬。
博物馆展览让关公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播,使人们增进对其了解与认识,感悟中华民族独特文化与优秀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关公文化博物馆内的展览将关公的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融入解说与复原场景中,展现出关公忠义、勇武、信义的精神特质。讲解员鲜活的解说和场景的生动再现,给观众带来身临三国历史现场的感觉。观众在故事的讲述中感受关公的精神,继而认识到这些价值观对于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从而树立追求更高品德修养的意识。
尤其是青少年在参观关公文化博物馆展览时,被展览中蕴含的关公文化深深吸引,深入学习关公文化中的忠义、诚信精神,他们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关公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利于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博物馆展览等传播渠道能将其思想内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百姓,影响其行为方式,营造诚信、友善、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一些社区结合博物馆展览内容,开展关公文化主题讲堂,在专业学者讲解下,引导人们践行忠义和诚信精神,成效显著。此外,关公文化博物馆以展览为依托,对关公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发文创产品与文化活动,推动文创发展。众多文化企业受到博物馆中关公文化资源的吸引,共同挖掘打造完整文化产业链,推动关公文化传承。如解州关帝庙旅游景区构建丰富文化产品,开展多样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和餐饮住宿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双赢。
为进一步推动关公文化传承利用,关公文化博物馆拟采取多项措施,为弘扬传统文化开拓新路径。
一是创新展览展示方式,增强互动体验。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通过3D投影、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重现关公所处的历史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三国时期,了解关公的英勇事迹,深度感受其忠义精神。例如举办VR体验馆展览,观众戴上设备,可以亲见古城,目睹关羽骑赤兔马、舞青龙偃月刀的英姿,还伴随着战马嘶鸣以及战场厮杀之声,让人们领略关羽的形象。创新展品陈列方式,突破传统的静态展示,采用主题式、故事性的陈列布局。比如以“关公的一生”为主题,按照时间线串联起不同时期与关公相关的文物、文献、艺术品,搭配生动的图文解说和多媒体展示,让观众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关公文化。还可以增强展览体验,增设知识问答区、模拟关公巡城等互动项目,提高参观体验感和趣味性。如在知识问答区设置与关公故事、关公文化内涵相关的内容,观众答对问题就能免费得到一个小礼物,既能鼓励参观者主动学习,也能加深对关公文化的理解。
二是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开设适合的关公文化研学课程。为小学生设计关公故事阅读绘本和手工课程,以绘本的形式生动介绍关公经典故事,然后动手制作关公文化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关公面具、关公兵器模型等,培养小学生对关公文化的学习兴趣。为中学生设计关公文化历史、文学、道德修养等学科的探究式课程,提升其兴趣与品德。如在历史学科课程中进行引导探究,包括关公生活朝代的特定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为何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如此受人们拥崇;在文学课上赏析有关关公的诗歌、小说,感受文学作品中关公人物形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道德修养课上传承关公文化所表现的忠义、守信的价值观在当下的作用和体现。定期举行关公文化主题活动,如关公文化节、关公文化论坛等,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参与,通过学术座谈、文艺展演、民俗展示等方式系统展现关公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如关公文化节上,既有专家学者对关公文化的阐述和学术交流,也有民间艺人表演关公相关的戏曲、杂技等,还有民俗展示区域展示相关的传统祭祀仪式、民间手工艺等,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活动中都能感受关公文化的丰富魅力。
三是挖掘关公文化的特殊元素,比如关公的服饰纹样、武器造型、相关传说故事等,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例如关公青龙偃月刀创意文具,在实用性中突出关公文化特色。
关公文化博物馆对关公文化传承利用、文化传承建设、提升社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关公文化博物馆将不断创新,依托自身优势,借展览之力,为关公文化传承发展添砖加瓦,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