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草叶纹铜镜品种繁多、纹饰精美、制作精良、寓意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代表了西汉时期铸镜的工艺水平,体现了汉代铜镜的艺术风格。现根据镜缘的不同分为宽素缘卷边和十六内向连弧缘两大类介绍如下:
宽素缘卷边铜镜
“服者君王”四乳四花卉纹镜(图1)
圆形,直径13.2厘米,重275克。半圆形钮,四蒂纹钮座,座外为两个双线凹形方框,两方框之间有篆体铭文,逆时针篆书阳文:“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服者君王”12字。方框的每边中间各饰有一枚带圆座的乳钉,方框的四角两边各饰一花叶,花叶正好伸到乳钉两边。宽素缘卷边。
四乳八草叶博局纹镜(图2)
圆形,直径7.9厘米,重40克。钮残,圆形钮座。钮座外有两圈凸弦纹,弦纹内四个曲尺形图案将镜面四等分,每个曲尺内一枚带圆座的乳钉,曲尺间为双层草叶纹。宽素缘卷边,镜面较薄。
“长毋相忘”镜
花苞在方框外边正中(图3)
圆形,直径8.3厘米,重50克。钮残缺,双线方框钮座。方框外边正中各有一个花叶,花叶两侧各篆书一字,每边两字,逆时针旋读为“常乐未央,长毋相忘”八字,方框四角各有一带圆座的乳钉。宽素缘卷边。
花苞在方框外四角(图4)
圆形,直径7.6厘米,重50克。三弦钮,正方形钮座。钮座外有两周凸弦纹形成的凹形方框。方框外边正中有四个双重圆圈,代表乳钉,乳钉两侧各篆书一字,逆时针旋读为“常乐未央,长毋相忘”八字,方框四角各有一花叶。宽素缘卷边。
“君来何伤”(图5)
圆形,直径7.3厘米,重40克。三弦钮,方形钮座。钮座外有两周凸弦纹形成的凹形方框,方框四边正中各有一枚带圆座乳钉纹,乳钉两侧各篆书一字,逆时针旋读“长毋相忘,君来何伤”八字。四角外各伸出一片花叶纹。宽素缘卷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铜镜中有一面“时来何伤,长乐未央”铜镜,直径6.9厘米,重36克,除铭文不同外,其余皆与此相同。“何伤”意为没有妨害。《楚辞·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楚辞·九章·涉江》:“虽僻远之何伤。”《论语·先进》“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在存世之同类“何伤”铭镜中,还可以见到“谤言众兮有何伤”“君来何伤,慎毋相忘”“久游何伤,长毋相忘”“与天为常,善哉毋伤”等铭文。
十六内向连弧纹缘铜镜
四乳花卉纹镜(图6)
圆形,直径10.2厘米,重90克。半球形钮,圆形钮座。座外有一周短斜线纹,四个带圆形座有三角箭头的乳钉将镜面分为四区。每区饰带根、带花苞的花卉纹,花叶弯曲,枝头卷为小乳钉。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见日之光”草叶纹镜
“见日之光”四乳八草叶纹镜(图7)
圆形,直径13.3厘米,重235克。半圆形钮,四叶连珠纹钮座。座外为两圈细凸弦纹,四乳钉将镜面分为四区,每区各有一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叶;每个乳钉内侧各有一字,顺时针读为“见日之光”四字;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三层草叶纹,两草叶之间各饰一带根的花叶纹,圆形枝叶向两边伸展,无花苞。镜缘为十六内向连弧纹。
“辰言必当”四乳八草叶纹镜(图8)
圆形,直径13.7厘米,重270克。半圆形钮,四蒂纹钮座。座外为两个双线方框,方框每边篆书三个字,顺时针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辰言必当”12字,四内角饰两组相对三角回纹。方框四隅各饰一花苞,两旁为圆形枝叶,方框外每边中间各有一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叶,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三层草叶纹对称排列。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君毋相忘”四乳八草叶纹镜(图9)
圆形,直径16厘米,重515克。半圆形钮,四叶纹钮座。四叶向两边卷成连珠状。座外为两个双线方框,框内每边阳文篆书两个字,两字间以双线隔开,顺时针为“见日之光,君毋相忘”八字。方框内四角各有一单层草叶纹,方框外四角伸出的花叶没有花苞。方框外每边正中间各有一带圆座大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花苞,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双层草叶纹。镜缘为十六内向连弧纹。
“天下大阳”四乳八草叶纹镜(图10)
圆形,直径10厘米,重100克。半球形钮,圆形钮座。座外为两个方框,两方框之间每边饰两个篆体字,顺时针读为“见日之光,天下大阳”八个字,方框内四角饰对角式斜线小方块图案。方框外四角伸出的花叶没有花苞,两侧张开的叶片肥硕、夸张。方框外每边中间各有一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叶,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单层草叶纹对称排列。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日有喜,长贵富,乐毋事,宜酒食”草叶纹镜
框内四角文字填满,无任何装饰(图11)
圆形,直径14厘米,重300克。半球形钮,四蒂纹钮座。座外为两个双线方框,两方框之间每边饰三个篆体字,顺时针为“日有喜,长贵富,乐毋事,宜酒食”12字,框内文字填满,无任何装饰。方框外四隅各有一花苞,两旁为圆形枝叶。方框外每边中间各有一圆形带座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叶纹,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双层草叶纹对称排列。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方框内四角饰对角式斜线小方块图案(图12)
圆形,直径14厘米,重505克。半圆形钮,圆钮座。座外为两个双线方框,两方框之间每边饰三个篆体字,顺时针为“长贵富,乐毋事,日有熹,宜酒食”12字,方框内四角饰对角式斜线小方块图案。方框外四角各饰一带花苞的花叶纹,两侧张开的叶片肥硕、夸张。方框外每边中间各有一带圆座的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叶,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双层草叶纹对称排列。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方框内四角饰桃形花叶(图13)
圆形,直径16.3厘米,重540克。半圆形钮,四蒂纹钮座。座外为两个双线方框,两方框之间每边饰三个篆体字,顺时针为“长贵富,乐毋事,日有熹,宜酒食”12字。方框内四角为桃形花叶,方框外四角为一带花苞的花叶纹,两侧张开的叶片肥硕、夸张。方框外每边中间各有一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叶,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双层草叶纹对称排列。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四乳八草叶连弧纹镜(图14)
圆形,直径11.4厘米,重125克。伏螭钮,四方形钮座。座外为两个双线方框,方框外四角伸出的花叶没有花苞,两侧张开的叶片肥硕、夸张。方框外每边中间各有一乳钉,每个乳钉的外侧各有一花苞,每个乳钉的两侧各有一个两层草叶纹对称排列。镜缘为十六内向连弧纹。
多乳四草叶纹镜(图15)
圆形,直径10厘米,重60克。兽钮,四方形钮座。钮座外每边中间各有一带圆座的大乳钉,每个大乳钉的里侧连接三条短线,外侧连接一花苞纹。方框的四角各有一个单层草叶纹,草叶的两侧伸出两枝叶,枝叶的两端和草叶上都有小乳钉。十六内向连弧纹镜缘。
草叶纹是将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卉、草叶图案化后装饰在铜镜上形成的纹饰,也有人把草叶纹称为“麦穗纹”。草叶纹之所以在汉代兴起,与汉代的审美情趣及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汉初,为了从战乱中求得经济的稳固发展,“清静无为”的思想深入人心。到文景时期,人民的思想开始从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崇尚神仙鬼怪的幻想中脱离出来,领悟来自生活、生产的现实乐趣。与此相对应,铜镜的装饰,首先是简化繁缛神秘的蟠螭纹图案,用大自然的花叶和草叶来装饰。这一点和唐代花鸟镜的兴起有异曲同工之处。“见日之光”“日有熹”等词句正是时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感叹。
咸阳博物院收藏的花卉草叶纹镜时代为西汉早中期,大约在文、景、武、昭时期。文字字体为汉篆,花卉镜文字多为逆时针旋读,草叶纹文字多为顺时针旋读。草叶纹分有八草叶纹和四草叶纹,四草叶纹的产生早于八草叶纹。从草叶的位置看,八草叶均分布于四乳的两边,与钮座外的方框或圆圈相连,四草叶一般是从方框的四角向外伸出。
草叶纹镜的铭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日有熹、宜酒食、长贵富、乐毋事等表现美好祝愿和世俗情感的语言,也是铜镜进入商业领域,商家所写的商品广告。草叶纹镜的铭文方框栏内的四角,有的不做任何处理,文字按顺序排满;有的在四角装饰各种图案,有桃形花叶、三角回纹、草叶纹、对角斜线纹等;有的方框栏的外框装饰二线边框栏,字铭之间用双横线隔开,其设计具有印章文字的空间感,给人以稳重、均衡与对称的美感。
总之,这些制作精良,纹饰精美,文字优美的汉代草叶纹镜展示了汉代铜镜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艺术创造力,也为研究当时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思想文化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