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的年代,敌后抗日根据地遭遇了严峻的经济与金融困境。货币体系紊乱、物资供应匮乏、经济发展停滞等难题严重威胁着根据地的存续与壮大。作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建的关键金融机构,冀南银行的设立不仅有效保障了根据地的经济秩序与建设需求,更为抗战最终胜利构筑了稳固的财政基石。探究冀南银行的创建历程及其核心功能,有助于深刻理解战时根据地的财经政策体系,以及金融机制在战争进程与社会变革中的战略价值。
创建历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地区迅速沦陷,侵华日军在其控制区域强制推行经济殖民政策,大肆印制伪政权货币以取代法定货币,疯狂掠夺战略物资,对中国原有的经济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发行的法币在敌后区域流通秩序紊乱,部分地方武装势力趁机滥发各类代用券,致使金融环境陷入极度混乱的局面。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亟须创建自主的金融体系,实施统一的货币发行政策,以稳定金融环境,抵制敌伪货币的渗透,保障战时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根据地的物资供给。
此外,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和军事行动同样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无论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建立军工企业,还是保障部队后勤补给,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建立根据地自主金融体系,成为解决经济建设和军事行动双重资金需求的核心对策。
1939年10月中旬,在晋东南黎城县的小寨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南银行正式宣告成立。据史料记载,1938年冬季,八路军第129师就着手策划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在筹备过程中,遇到了资金紧张、专业人员不足、印刷设备短缺等多重挑战。通过根据地军民的共同努力,采取募集资金、培养金融干部、搜集印刷器材等多项举措,最终为这家银行的诞生创造了必要条件。
初创阶段的冀南银行规模有限,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却肩负着支撑根据地经济命脉的重任。秉持“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物资供应”的指导方针,该行克服困难,立即投入根据地金融体系建设,在抗日战争中逐步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核心职能
冀南银行建立之初的核心任务在于发行专属货币,整合区域金融体系。这种新型货币依托根据地实际物资储备发行,在民众中建立了较强的公信力。该行通过科学调控货币供应量,优化资金周转效率,不仅维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更确保了战时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
在金融管控方面,冀南银行实施了多项重要举措。严格防范伪造货币渗透,严厉惩处非法炒卖货币行为,确保冀南币的市场主导地位;颁布严格的汇兑管制条例与金融法规,压缩非本位币的流通空间,积极引导民众使用冀南币;着力提升货币防伪水平,持续优化印钞工艺,增强票面防伪标识,有效遏制假币流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冀南银行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通过信贷业务有效支撑了根据地经济体系运转和抗战事业推进。在农业生产领域,该行推行优惠贷款政策,使农户能够以较低成本购置耕作物资,包括优质种源、农用器械及畜力资源,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这种惠农金融措施极大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促进粮食产出持续增长,有力保障了边区粮食安全。除主粮种植外,银行还资助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如禽畜饲养和手工纺织等创收项目。
在工业建设层面,冀南银行重点扶持军工制造、纺织加工及矿产开发等关键产业,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运营资金。这些工业企业不仅满足了军民日常用品和武器装备需求,更成为根据地的经济支柱。同时,银行还通过商业信贷网络,促进商品跨区域流通,从而维持市场活力,确保边区物资供应体系正常运转。
冀南银行作为战时经济体系的核心机构,承担着为抗日斗争提供金融支撑的关键任务。该行采取发行战时债券、吸纳民间储蓄等多种融资方式,有效解决了八路军军费短缺问题,确保部队后勤补给和装备更新得以顺利进行。冀南银行募集的资金在购置军火、维持部队给养等关键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该行还深度参与根据地后勤体系建设,统筹物资调配与运输网络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金融稳定与经济建设层面,冀南银行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维持物价稳定和保障物资供应,不仅改善了根据地民众的生活条件,更显著提升了群众参与抗战的积极性,从而构建起军民同心抗敌的有利态势。
冀南银行将金融知识普及作为重点工作推进。采取多种渠道如创办金融刊物、张贴宣传横幅、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向根据地民众传播货币政策和金融常识,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冀南币的认可度。
此外,该行还肩负着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开设专业技能课程、组织业务研讨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精通金融实务的专业人才,不仅为银行自身发展建设提供支持,更助力根据地金融体系的完善。这批专业人才在抗战期间贡献突出,同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金融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冀南地区创建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金融机构。这一决策基于对战时经济与金融环境的深刻研判,不仅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更为根据地工农业生产、商贸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抗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构筑了稳固的财政后盾。该行在货币发行、信贷业务、战时物资调配以及金融知识普及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这段历史经验对当代金融改革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冀南银行在艰难条件下展现出的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仍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同样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
(作者单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