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浸式展陈中铭记历史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实现新突破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韩小昆 宋梅思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安排,“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拉开帷幕。

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共分为八个部分,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将1931年至1945年的抗战历史贯通呈现,重点凸显中国战场的东方主战场地位,注重讲好抗战故事,深挖细节,以物证史,多维度展示伟大抗战历史和伟大抗战精神。

在设计风格上借鉴国际二战纪念馆及国内同类型最新主题展览形式,以现代主义风格为基础,融入写实与象征主义元素,构建具有新时代审美和体验的现代化主题展览。本次展览以观众为中心,创新展览形式设计及展陈语言,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伟大胜利,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展览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视觉传达设计、色彩灯光运用、文物史料陈列,综合运用景观、绘画、雕塑、音视频等展陈形式,打造出沉浸式、主题化、富有感染力的展览空间,让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

空间设计:

注重流畅变化与沉浸感,确保主题鲜明实现新突破

连续渐进的全景空间。展览空间整体流畅富于变化,反映从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到最终胜利的各阶段,以及战争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著名战役等。结合翔实的史料和多样的展示形式,让观众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强化核心空间与节奏变化。空间设计注重强化大尺度空间的运用,以凸显重点部分内容。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尺度把握,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聚焦到关键展区。同时,增加空间节奏变化,打造出史诗般的时空走廊。运用高低错落、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以及巧妙的流线设计,引导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

主题化与沉浸式体验。将空间塑造主题化,实现从传统独立式向现代开放式转换,为观众营造沉浸式参观体验。打破传统展览中展品相对独立的展示模式,通过场景复原、景观营造等手段,将展品与特定历史场景相结合,使其主题氛围和情境更加鲜明。

视觉传达:

侧重层级分明与冲击力,确保情绪感染实现新突破

将视觉传达分为三个层级,以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传递和主题强化。第一层级利用情景空间增加沉浸氛围感,通过营造逼真的历史场景和环境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震撼力。第二层级将图文与情景环境相结合强化主题,在情景空间的基础上,运用图文展板等形式,对历史事件和主题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使观众在沉浸体验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展览的内涵。第三层级是以图片板为主的叙事表达,采取简洁现代的排版方式,通过准确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说明,系统讲述抗战历史的脉络和重要事件,为观众提供全面而清晰的历史信息。

大型重点视频与巨幅历史照片的运用,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设计大型重点视频,突出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战役等。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内容,展现战争的宏大场面和关键历史瞬间,增强展览的视觉冲击力、感染力。设计顶天立地的巨幅历史照片,聚焦重要的抗战历史片段和感人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快速获取历史信息。

色彩运用:

侧重色彩变化与递进式,确保氛围营造实现新突破

色彩是决定展览空间气氛的重要因素。展览通过由暗到明、由冷到暖的色彩变化,表现抗战不断走向胜利,通过对空间色彩的精心策划和设计,为展览八个部分的内容表达持续赋能。

第一部分“奋起抵抗 中国人民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和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以冷峻凛冽的墨蓝色作为主色调,打开苦难沉重救亡图存的历史画卷。

第二部分“全民族抗战 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主要展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以深褐色为主色调,如抗战岁月的深沉记忆,彰显全民族不屈抗争的精神与坚毅决心。

第三部分“砥柱中流 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站在抗战最前线”,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以陕北大地的暖黄色为主调,附以抗战力量的赤棕色,如希望之光,体现救亡图存的方向,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力量为民族带来光明前景;辅助深红色,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

第四部分“战略支撑 中国艰苦抗战打破法西斯称霸世界的图谋”,主要展示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以赭红色作为主色调,象征着热血的红色东方,恰如其分地体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

第五部分“罄竹难书 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主要展示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以灰黑为主色调,似黑暗历史深渊,控诉日军侵略者的累累罪行,铁证如山。

第六部分“得道多助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主要展示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支持;以深红色为主色调,代表着国际社会坚守正义,团结一致,激发全国人民共同抗敌的热情。

第七部分“伟大胜利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主要展示中国战场转入战略反攻,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以暖灰色为主色调,明度相较之前展厅有所提升,预示着即将迎来黎明。

第八部分“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展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金灰色为主色调,沉稳而宽广,代表中国人民的包容与友善,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陈列形式:

侧重灵活展示与艺术性,确保形式丰富实现新突破

现代灵活的版面设计,采用新颖的图像叙事方式聚焦历史事件。摒弃传统的单一文字展板形式,运用图片、漫画、图表等视觉元素,以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巧妙的排版和设计,使版面更加富有吸引力和可读性,让观众在清晰的阅读过程中了解历史。

多样化的文物陈列,将重点文物立体展示强化组合叙事。对于重点文物,进行景观化、情节化展示,将文物与特定的历史场景和故事情节结合,让文物内涵表达更加鲜明,讲述完整的历史故事。

此外,本次展览还运用艺术品丰富展陈手段,强化主题叙事理念。邀请艺术家创作与抗战主题相关的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作品,将其融入展览空间中,与文物和历史场景相互呼应。这些艺术品不仅为展览增添了艺术氛围和审美价值,也弥补了展览主题表达中史料不足的问题。

本次展览通过精心的策划和创新的设计,以及多种手段和方式的呈现,深度还原多个标志性的历史场景,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和伟大胜利,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传递文化价值的同时,激发观众共鸣。

image.png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29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