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太原北齐陶俑墓》一书出版问世,感慨良多。作为首部太原出土北朝陶俑墓葬合集的报告,这本书不仅是团队多年来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读者综合了解北齐历史文化的入门之选。提及北齐王朝的历史,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显得短暂而又晦涩,太原深埋地下千年的北齐陶俑则以凝固的姿态承载了公元6世纪那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史诗。它们恰似一把钥匙,为我们揭开晋阳霸府的鼓角铮鸣,串联起丝路重镇的驼铃声声。陶俑仿佛历史的经纬,编织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北齐浮世绘。
回顾北齐的历史背景,作为继北魏、东魏后的又一个王朝,北齐于公元550年建立至577年被北周攻灭,享国不过27年的时间。但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以至于连陈寅恪先生梳理隋唐政治文化制度渊源后也认为,“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所谓(北)魏、(北)齐之源者,凡江左承袭汉、魏、西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南齐其间所发展变迁,而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摹仿采用,传至北齐成一大结集者是也。”由此可见,北齐乃魏晋南北朝典章制度的集大成者,后世的隋唐更是与北齐有很深的渊源。
在本书的立项之始,团队就考虑到北齐所遗留的各类遗迹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这也大致是北齐当年的疆域所在。尤其在古邺城、晋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临漳与山西太原周边,更是散布着大量该时期的遗址、石窟寺和墓葬。随着近年来晋阳考古捷报频传,在太原周边陆续发现了诸如童子寺遗址、徐显秀墓壁画等许多重要的北齐遗迹,而对于它们的学术研究也向全世界揭开了北齐王朝那神秘晦涩的面纱。
就目前的学术研究而言,北齐文化具备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北齐墓葬中出土的各类陶俑来看,各地间虽类型大致如一,其形制风貌却又各具特点,其中尤以晋阳与邺城两地陶俑最为典型。就体型讲,邺城及其周围地区延续了北魏后期秀骨清像的特点,同时也显示出略向丰满发展,体态适中的趋势;而晋阳及其周围地区的北齐陶俑体态较壮、面颊饱满、腹部前突,更具有游牧民族的大气磅礴。此前杨泓先生曾对分布于晋阳与邺城为中心的北齐墓随葬陶俑,就类型和制作特征做过详细研究,也指出两地陶俑的共性与差异。
这些陶俑承载了厚重的北齐文化,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诸如各类武士俑,为我们研究北齐军制、装备、兵种、军服等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证据。其他诸如胡人俑等则对于我们探讨北朝丝绸之路的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天的我们在欣赏北齐陶俑之时,首先应对北齐晋阳的历史地位有所了解。晋阳城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要都会、军事重镇。尤其是北魏后期,尔朱荣雄踞晋阳而遥制朝廷、争霸天下。其后高欢“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自此“军国政务,皆归相府”,时号“霸府”。自公元550年高洋代魏建齐,虽建都于邺,但政令却由晋阳而出,史称“别都”,开创了北齐“邺—晋阳”两都制格局,造就了晋阳城在北朝时期的赫赫地位,此时的晋阳以“霸府别都”之威名而荟萃精英,繁盛有逾邺都。明白了这些,自然就会明白晋阳北齐墓葬何以出土如此之多的武士类陶俑。
其次必须正视地缘格局对于北齐文化形成的影响。晋阳作为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冲突要地,也是各民族交流融合之中心。它既是中原王朝北进靖边的军事重镇,又是游牧民族南下逐鹿的桥头堡垒。此外,晋阳深受北方游牧民族剽悍善战、骑射尚武精神的影响,其地素有“人性劲悍,习于戎马”,“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之美誉。尤其是从东汉开始,南匈奴、乌桓等游牧民族陆续南徙,被政府安置今山西地区,“皆家于晋阳、河涧之滨”。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在当时山西境内所设郡治中几乎都有胡人杂居,北部诸郡甚至出现了“胡多于民”的现象。从太原地区出土的北齐陶俑身上,无论是面相体型还是服饰兵器,无不透露出马上民族的精神面貌。
此外谈及北齐文化,不应忽视当时丝绸之路中的中西方文化互动。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占河西走廊后,丝绸之路便被再次打通,大量胡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书写了灿烂的文化篇章。其中尤以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时期的云冈石窟最为典型。其后随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迁都洛阳,诸多来自西方的胡人亦随之进入。东魏以来,首都虽迁至邺城,但大丞相府设在晋阳,故北齐建立后便以晋阳为别都,皇帝常居晋阳,于是胡商和希冀军功的胡人亦尾随而来。根据北齐时期出土墓志的研究,北朝晚期晋阳的胡人多来自鱼国、曹国、翟国、康国、安国和突厥诸国。因此在太原北齐陶俑中,见到胡人形象,并不足为奇。
最后谈及这本凝聚了团队智慧心血的《太原北齐陶俑墓》,从真实性来看,它的每一图版都具备准确名称、出土地点、时间、编号、测量、分类、质地、纹饰、色彩、工艺、线图和简单描述,为读者提供了清楚的直观形象;其次它展示了陶俑的不同服饰、姿势、艺术特点、风格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外本书中专附多篇学术文章,对北齐陶俑的制作工艺、解读和比较、晋阳陶俑服饰的来龙去脉,源流演变及其影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千年陶俑,诉说历史故事;今朝太原,犹唱北齐遗风。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历史赋予的开放包容、实在坚韧的城市精神依然镌刻在一代代太原人的心中。读罢此书,零乱数语,如有疏漏,望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单位:太原市博物馆 山西考古博物馆)
《太原北齐陶俑墓》
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