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发现唐宋墓葬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

2024年10月,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发掘了一批唐宋墓葬,墓葬较有代表性,现将几座典型墓葬简介如下:

M35为一座唐墓,位于发掘区的南部,方向186度,是一座带台阶墓道的土洞墓,墓道较长,墓室较小,墓道长7.2米,宽0.72-0.76米,最深处2.5米,墓室底部长2.6米,宽2.28米,墓室后部有棺床,棺床长2.28米,宽1.2米,高0.6米,棺床上铺有一层方砖,方砖为正方形,方砖边长31厘米,方砖背面有手掌印,出土白瓷碗一件,时代为唐代。口径11.5厘米,高3.6厘米,圈足径5厘米,圈足高0.2厘米,通体白釉,下腹部有黑圈,底部有字。

M5为一座宋墓,位于发掘区北部,方向177度,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墓室为横室,墓道长1.6米,宽 0.64-0.84米, 深2.3米,墓室底部长1.58米,宽0.74米,葬有人骨两具,仰身直肢葬,头朝西。出土白瓷碗一件,时代为宋代。口径11.9厘米,高4.4厘米,圈足径5厘米,圈足高0.3厘米,白釉,底部稍露胎,圈足底部有一周圆圈纹。内底有支钉痕。

M29为一座宋墓,位于发掘区的西部,方向178度,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墓道长1.6米,宽0.74-0.92米,深1.2米,墓室底部长1.94米,宽0.48-0.98米,葬有人骨1具,仰身直肢葬,头朝北,头骨东侧随葬一件白瓷碗,口径19.4厘米,底径6厘米,高6.8厘米,圈足高1.1厘米,饰白釉,底部露胎,胎为红褐色,碗内底部有涩圈。

M3为一座宋墓,位于发掘区的西北部,方向17度,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墓道长1.6米,宽0.56-0.62米,深1.3米,墓室底部长1.5米,宽0.88米 ,葬有人骨1具,仰身直肢葬,头朝西,未有随葬品出土。

M4为一座宋墓,位于发掘区北部,方向183度,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墓道长1.7米,宽0.4-0.6米,深1.46米,墓室底部长1.22米,宽0.8米,葬有人骨1具,仰身直肢葬,头朝西,未见随葬品出土。

M6为一座双人合葬宋墓,位于发掘区北部,方向190度,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墓道长1.8米,宽0.48-0.64米,深2.04米,墓室底部长1.42米,宽0.76-0.92米,为合葬墓,葬有人骨2具,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均朝西,未见随葬品出土。

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河南三门峡地区的唐宋墓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 执笔:高鸣)

image.png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4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