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博物馆
开展暑期主题科普活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连会

本报讯  为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日前,济南市博物馆携手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策划推出“碧波万象:解码水的自然伟力”与“榫卯千秋:探秘古建的岁月密码”两大主题科普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引导青少年体验感悟自然科学魅力与古代工匠智慧。

“碧波万象:解码水的自然伟力”主题科普活动围绕“认识水的特性-了解水利工程-动手实验验证”展开,不仅培养了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知识讲授环节,山东大学志愿者通过多媒体展示,讲授了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原理,并以都江堰、三峡大坝等中外闻名的水利工程为例,阐释了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善用。实践环节设置了两大特色实验,“水的张力实验”中,参与者通过将特制回形针组合体缓慢放入水中的操作,观察水面形变现象,直观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特性,“水火箭发射”实验则让参与者完成注水、加压、发射全过程,通过调整发射角度和水量,探究抛物运动规律。

“榫卯千秋:探秘古建的岁月密码”主题科普活动聚焦古建榫卯结构,采取“文化解读+实物拼搭”双模块教学。文化解读部分,山东大学志愿者讲解了榫卯结构的历史渊源、类型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故宫、应县木塔、悬空寺等经典建筑案例,展示了这一传统工艺的卓越成就。实物拼搭部分则是手工制作榫卯板凳,板凳由凳面、凳腿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对应的榫头和卯眼。在志愿者指导下,参与者从识别部件开始,逐步完成榫卯对接、结构组装等步骤,不仅体验了“不用一钉一铆”的传统技艺魅力,更直观验证了榫卯结构的稳定性。

此次主题科普活动依托馆校合作优势,搭建起集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体验平台,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加深对科学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张连会)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37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