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徐秀丽报道 7月23日以来,北京市持续出现强降雨,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部雨强大,特别是山区和夜间降雨集中,对防汛抢险救灾是一场巨大挑战。北京市文物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文物局有关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确保文物安全、游客平安。
按照北京市防汛办通知,根据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要求,北京市文物局部署全市博物馆于7月29日当天临时闭馆,以保障暴雨天气观众安全。各文博单位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并与街道、应急、消防等部门联动,确保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理。
首都博物馆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值守,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巡查机制,对两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各区域开展全面巡查。通过地毯式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置漏雨点,清理积水,有效保障了展厅文物安全及设施设备正常运转。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全面强化防汛措施,开展隐患排查,对琉璃河遗址、大葆台遗址和金中都水关遗址及馆内设施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巡查,确保应急联络畅通,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立即启动防汛预案,加强办公区、工作站、考古工地汛前的预防和准备工作。考古工地停工,人员疏散至安全地点,并对考古工地实时监测,密切关注重点部位,及时传达预警信息和防汛指令,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