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青州市博物馆新馆开放。“有邻衡王府”作为新馆五大专题展览中唯一全新策划的原创展览,不仅填补了该馆王府历史文化展的空白,更以创新独特的“有邻”理念、叙事手法、场景复原以及前沿的数字化应用,成为地方博物馆深挖地域特色、讲好本土故事的特色展览。“有邻衡王府”自开展以来,吸引了数百万观众打卡观展,社会反响热烈。今年5月,由“有邻衡王府”等展览组成的“信美东方第一州——青州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膺“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为同类博物馆活化利用地域文化遗产、提升展陈水平提供了“青州方案”。
深植“有邻”理念,破解王府叙事难题
“有邻衡王府”这一展览主题的确定,源于对青州深厚历史底蕴的深刻理解。明代青州衡王共传六世七王,衡王府存续160余年,对青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乃至城市肌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青州,与其有关的云门山题刻、驼山昊天宫、高唐王府旧址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衡王嫁女、修建清真寺、重振修真宫等美谈佳话也一直被传颂。然而,如何讲述“王府”故事?传统展陈往往容易陷入两种窠臼:一是聚焦王权奢华与宫廷秘史,脱离地方民众;二是仅作为历史片段陈列,缺乏情感连接。“有邻衡王府”这一主题,精准提炼升华了展览的核心理念:衡王府不是尘封的历史遗迹,而是深深嵌入青州城市肌理、活在青州人记忆与日常生活中的“邻居”,强调衡王府与当今青州生活的紧密关系。王府承载着青州古城厚重的历史,传递出青州内在的文化自信和底蕴。它不是尘封的“老古董”,它就在我们身边,如同一位烟火老邻居,时时有人记起,常常有人到访。
舞台剧式叙事与匠心场景复原
在进行展陈设计时,策展团队充分解析展厅主题,秉承“有邻”的策展理念,采用中心展台穿插的平面布置,打造舞台剧式的参观平台。让观众既能深入沉浸其中,又可随时抽身进行思考,同时引导观众转换观赏角度,实现从“参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初遇王府:叩开“邻家”之门
以衡王府大门的场景还原为依托,顶部灯箱象征着岁月更迭、光阴流转,昔日红墙绿瓦的衡王府穿越500多年的历史时空复现眼前,迅速将观众带入明代衡王府的故事情境中。步入序厅,恢宏的“王府大门”映入眼帘,让观众化身受邀宾客“入府”,直接传递出“有邻衡王府”的主题。大门设计依据明代王府制式,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了严谨的考证与创造性处理,在保证王府大门的恢宏感与等级制式带来必要“压迫感”的同时,又确保了现代展馆空间的可实施性与视觉舒适度。“沧桑感”的地台色彩处理,暗示着历史的厚重。序厅成功将观众带入“访邻”的情境,现已成为观众的热门拍照“打卡”点。
移步换景:王府景致的沉浸式织就
在设计中,采用明中晚期鲜明的建筑彩绘以及相关元素打造场景或点缀展厅,营造出明代王府氛围。红墙绿瓦的建筑结合半景画,将文物展品融入王府景致之中,无论是大铜钟还是石龙头,都勾勒出王府曾经的壮丽。在内容选编的过程中,尽可能想象其场景化的运用,但这些场景不是具象地重现王府景象,而是意象化地展现其内在的意蕴,如步入“相与为知音”单元,观众可沉浸在琴声中,加深对衡王其人文化素养的理解。这种空间造景的巧妙运用,既有序分隔,又敞开联通,移步换景,让观众沉浸其中,在每个转角都能收获惊喜。
破旧立新:古建技艺的考据与重构
面对“在建筑内再造建筑”的困境,场景深化团队在建筑细节方面不断深入论证与考证,如在衡王府大门、戏台及房檐等构件的形制特征还原上,严格参照明代中晚期营造法式,依托历史文献与现存古建进行多维度比对。同时,团队又突破了完全复原的思维定式,针对展厅空间实施创新性改造:保留原有建筑的基本样式结构,依据层高、观赏角度、预留空间布置等综合因素,破旧立新,最终复原出真正能讲清楚衡王府古建历史及其所传承的文化内涵的明式场景。
叙事“C”位:联结历史与当下的“舞台”
位于展厅核心区域的中心展台是整个空间叙事的关键枢纽,与周边展墙、展柜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地面不同饰面的分割,顶面屋檐元素的勾勒,共同定义了丰富多变的空间节奏。更重要的是,简单而微妙的空间结构设计在展厅中产生了游戏效果——观众踮起脚尖或弯腰就可以纵观全局或细察一隅,衡王故事、王府遗存以一种鲜活、亲切的方式“扑面而来”,呼应了“有愿常相逢”的情感期许。
多模态交互空间的历史活化实践
本次展览紧扣展览主题,开发强交互项目,打造沉浸式数字化体验环境,让衡王府“老邻居”的故事“鲜活可触”。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展览所要传递给观众的历史信息量,降低了观众的理解门槛,提升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使文化传承与公众教育效能倍增。
街景视窗:时空叠映下的“古今并置”
通过多媒体屏幕与半景画相融合,借助高精度三维建模与艺术渲染技术,向观众展示衡王府遗址东界——今偶园街一线的生活图卷。该展项以偶园(原衡王府东花园)景致为依托创作油画墙,月亮门旁的八角窗内嵌显示屏,展示自衡王府角度望见今日青州古街上的人物景致,同时引入一名明代装扮的引导员带领观众进行游览及讲解。自阜财门,过七大牌坊,至万年桥,艺术化处理漫游街景过程。引导员带领观众以独特的视角感受青州古代建筑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实现“古今同框”的时空对话。
衡王档案检索终端:唤醒尘封的碑志文献
本次展览的学术深度坚实依托于对馆藏百件衡藩遗物的研究,同时策展团队深入研究了《明史》《青州府志》《益都县图志》等历史文献,广泛搜集、整理、考证与衡王府有关的碑刻、地方文史资料及民间传说。为进一步将学术成果转化利用于科普传播,展览中特别设计了衡王档案互动检索终端,有效唤起公众的探究热情。该装置以“衡王世系”(36位王)作为目录索引,每点击一位“王”的姓名,就能立即获取其生平简介、在位时间、相关文物及故事传说等信息。在进行知识科普之时,向观众解读每一位藩王的故事,增强观众的交流互动和探究兴趣。
王府生活互动墙:触启尘封的“历史情境”
为鲜活还原王府生活的日常氛围,展览精心构建了一面“王府生活”互动墙。互动墙采用雷达互动系统与长8.64米、高3米的巨型LED屏幕相结合,以古风二维动画和多点触控交互的形式,展示了不同时期的衡王与家眷在花园中的生活场景。有初代衡王朱祐楎吟诗、高唐王弹琴、新乐王与齐东王下棋,还有末代衡王朱由棷与八王妃以及其年幼的儿女捉迷藏等。在此情境下,观众仿佛穿越回明代,沉浸于王府生活的精微细节与雅致情调之中。
王府寻踪:百年沧桑的数字化叙事
位于展厅一角有一座复原后的王府戏台。戏台中央播放着为本次展览精心制作的专题影片《王府寻踪》。影片从衡王府的修建、衡王的世系简介,到与王府有关的古迹和故事传说,多维度介绍了王府的兴衰历史。该显像装置承担着综合叙事与情感共鸣的双重功能。观众可停驻台基前方,在此拍照“打卡”,日观一戏,沉浸式感受衡王府昔日的恢宏气派和文脉渊源。
“有邻衡王府”展览的成功举办是青州市博物馆扎根地域文化沃土,锐意开拓策展新范式的一次成功探索。展览充分利用衡王府的历史文化优势,以别出心裁的展陈方式生动再现了衡王府的前世今生。亲切自然的主题、创新的办展模式及其背后坚实的学术支撑,向观众展现了衡王府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个关于明代王府的展览,更是以衡王府这一独特历史切片为窗口,深刻映射出古代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制度、地方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文化艺术发展的宏大脉络。让古老文明与当今时代对话,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镜鉴。
(作者单位:青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