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砖瓦——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建筑材料,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密码。7月16日,“文明之基——咸阳秦砖汉瓦艺术展”在咸阳博物院文庙馆区开展,为观众揭开古代砖瓦艺术与文明传承的神秘面纱。
策展初衷:解码文明的砖石之语
咸阳作为秦都城与汉唐京畿,承载着秦汉辉煌的历史。秦砖汉瓦不仅是建筑的基本材料,也是帝国强盛、手工业发达的实证,是历史精神风貌、审美意趣和科技水平的直观体现,反映着早期统一王朝的文明成就。此次展览咸阳博物院联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七家文博机构,精心筛选出120余件展品,力求以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展现砖瓦艺术的魅力与文明价值。
展览以“文明之基”为主题,深刻地揭示砖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秦汉建筑技艺与制度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奠基作用。通过砖瓦纹饰、铭文等细节展示秦汉政治制度、美学思想与社会风貌,让这些沉睡千年的砖瓦“开口说话”。从宫殿到民居,从都城到边塞,砖瓦构筑起了古代社会的空间秩序,它们的演变与发展,映射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变迁。
展品之美:跨越时空的艺术交响
展览以秦汉时期的各类砖瓦及个别大型陶器为主,辅以后世流变的展品,每一件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秦汉时期的砖瓦以坚固耐用、纹饰精美、寓意丰富、制作精良而著称,尤以秦咸阳宫遗址出土的龙纹空心砖为代表。其龙纹张牙舞爪,鳞片清晰可见,长1.5米,宽0.5米,巨大的体量和精美的浮雕龙纹令人震撼,彰显着秦代工艺的精湛与皇家的威严,是秦代“大一统”政治气象在艺术领域的生动注脚。
秦代的瓦当同样令人瞩目。动植物纹瓦当以简洁而灵动的线条,勾勒出鹿、鸟、鱼等栩栩如生的形象,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云纹瓦当则以变幻莫测的云气纹,展现出秦代艺术对宇宙自然的独特理解,仿佛将天空中的流云凝固在了屋檐之上。
汉代砖瓦在继承秦代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与发展。四神空心砖上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造型更加灵动,线条更加流畅,充满了动感与韵律,体现了汉代对祥瑞文化的尊崇;吉语瓦当如“长乐未央”“与天无极”等,将文字与图案完美融合,既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汉代书法艺术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明清及后世砖瓦承袭前代工艺,更富生活气息与人文意趣。官窑砖瓦纹饰多为龙凤、缠枝莲等吉祥图案,色彩沉稳,工艺精细,体现等级制度与制陶技艺;民间砖瓦则灵活多样,有吉语、日常纹样,造型质朴且融入地方特色,在实用与装饰中记录着时代生活与审美变化。
叙事逻辑:双线交织的历史长卷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砖瓦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展览分“秦代砖瓦——凝固的文明坐标”“汉承秦制——砖瓦留存的历史”“艺术之魂——纹饰与文字的时空对话”“独具匠心——秦汉砖瓦的制作工艺”“流变至今——文明之脉代际相传”五个单元,采用双线并行、有机交织的叙事结构。时间线从战国时期开始,贯穿秦汉,延续至清代,清晰地展现了砖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价值线则从建筑功能出发,逐步深入到艺术表达和文化符号的层面,揭示了砖瓦从实用品到艺术品再到文化象征的升华历程。
展览第一、二单元突出秦代砖瓦的开创性和汉代砖瓦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通过龙纹空心砖、秦式瓦当、四神空心砖、帝陵瓦当等展品,展现秦代建筑艺术的雄浑大气和创新精神,体现汉代文化的多元与繁荣。第三单元是展览的核心单元之一,打破了朝代的界限,以纹饰和文字为主题,对展品进行重新组合。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不同朝代对同一纹饰主题的演绎,以及文字在砖瓦上从简单符号成为丰富的文化表达的转变,感受砖瓦艺术中蕴含的宗教、神话、哲学等文化元素的交融。第四单元满足了观众对砖瓦制作过程的好奇心。通过复原秦汉制砖工具、展示制作流程图文展板,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取土—练泥—制坯—印花—烧制”的完整工艺,体会传统工艺中蕴含的智慧与匠心。第五单元将视角延伸至秦汉以后,展示了砖瓦艺术在后世的传承与发展。从唐代的莲花纹方砖到明清的龙纹瓦当,尽管时代变迁,但砖瓦艺术的生命力依然顽强,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绽放其独特的光彩,成为连接古今文明的桥梁。
空间设计: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在展览的形式设计上,秉持“让文物舒服,让观众放松”的理念,致力于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观展环境。展厅以清新脱俗的浅绿色为主基调,既呼应了砖瓦在自然光下的色泽,又带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在炎炎夏日为观众送上一丝惬意。
白色的展台和红色的背景板,借鉴了秦汉漆器的经典配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使青灰色的砖瓦更加古朴典雅。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精心设计的“瓦当墙”,由30片不同纹饰的瓦当呈圆形排列,宛如一扇可穿越时空的窗口,引领观众走进历史的长河。
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展厅还设置了多个细节亮点。展柜高度经过精心调整,方便孩子们也能近距离观赏展品;灯光设计更是经过反复打磨,45度角的柔光照射在龙纹空心砖上,使鳞片仿佛“立体”起来,生动地展现出文物的质感和工艺细节。
文化延伸:让历史走进生活
展览不仅仅是文物的展示,更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平台。为了让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深入了解秦砖汉瓦的文化内涵,展览配套开发了“秦汉瓦当制作工艺研学课程”。课程以瓦当制作工艺为载体,将文物研究、传统技艺复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古代瓦当制作工艺流程图、现代工艺复原瓦当制作工艺流程以及瓦当拓片制作三个沉浸式、互动化的研学体验课程,向青少年及公众生动展现秦汉瓦当的艺术价值、历史内涵及传统工艺智慧。通过亲手拓印秦砖汉瓦的纹饰,让孩子们从“看客”变成“参与者”,在实践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展览举办了《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历代瓦当纹饰鉴赏》讲座,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述瓦当纹饰的文化寓意,进一步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文明之基——咸阳秦砖汉瓦艺术展”不仅是一次对古代砖瓦艺术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中华文化根基的深度探寻。通过精心挑选的文物、巧妙设计的展览布局和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让观众在欣赏砖瓦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场展览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更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作者单位:咸阳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