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联动开新局 文博互鉴谱华章
——鲁浙博物馆展览交流会创新文化共享模式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于芹 周浩然

初秋时节,硕果盈枝。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于云端悄然启幕。8月11日,由山东省博物馆学会精心策划的“鲁浙两省博物馆展览交流会”在线举办。浙江省文物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两省博物馆学会主要负责人及推介展览的博物馆代表线上共话展览创新之道,共商合作发展路径。这场交流会是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推动跨省展览交流的创新举措,体现了行业发展的前瞻布局。该创新构想打破地域壁垒,以“美美与共”的胸怀构建博物馆文化遗产共享新生态,为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破局之举:

以共享理念激活展览交流

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博物馆数量众多且体系相对完善。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于今年6月对全省可推介外展进行摸底调查,系统梳理出可推出展览的基本信息,同时围绕展览推介、借展等具体事宜周密构思,形成可行性方案;7月29日,在学会主办的“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博物馆展览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暨山东省博物馆展览矩阵推介活动”中,全省对外交流展览项目正式启动。

长期以来,山东省内展览交流虽持续开展且社会需求旺盛,但受限于文物运输、策展协同、资源整合等现实难题,交流规模与质量存在明显缺口,难以满足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敏锐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脉搏,在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将展览交流的体系化、常态化建设提上日程,通过推动展览资源流动激活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

协同之策:

以跨省合作实现“美美与共”

文物不应是库房里的宝物,更应成为跨越地域的“文化使者”。基于这一理念与“让文物活起来”的使命担当,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在省内推进展览交流项目的同时,将思路分享至全国各省博物馆学会,随即引发广泛共鸣。

鲁浙两省率先开启合作对话,在8月11日的云端展览交流会上,两省多家博物馆集中推介了特色展览,山东省有山东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等29家博物馆的32个展览亮相,浙江兰溪市博物馆、新昌县博物馆等4家博物馆也带来了精心策划的展览。这种“双向奔赴”的展览模式,标志着博物馆从“独美”到“共美”的转型,彰显了文化共享的先进理念。以各省博物馆学会为平台开展跨省展览交流,既释放了资源流动的活力,也为跨省文化合作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地域文化的边界。

引领之向:

从“两地试点”迈向“全国联动”

鲁浙合作是山东优质展览跨省联动的首站,更是全国巡展的起点。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在巩固深化鲁浙合作的基础上,将逐步拓展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江苏等省区的展览交流,着力构建“东西互鉴、南北联动”的全国性展览共享网络。通过展览交流,实现文物资源的高效利用,不同地域的观众借助展览增进对中华文明的整体认同,同时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开辟新路径。这一探索将为全国各省博物馆学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开启各省博物馆学会联动发展的新篇章。

鲁浙云端盛会虽已落幕,但其开启的文化对话方兴未艾。从两省的“先行先试”,到面向全国的“辐射拓展”,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提出的跨省展览交流构想,正在重塑博物馆学会在当代社会的角色定位——打破博物馆间“单线联络”模式,以平台的力量破除消息壁垒,实现合作共赢。当更多省区融入这场文化共享的浪潮,文物将随展览跨越山海,于流动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90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