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排着参观长队,展厅里人头攒动……面对暑期热潮,安徽博物院(以下简称“安博”)提前部署,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人文温度的“文化避暑地”,让观众畅快纳凉,尽情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免预约、免取票:消除预约焦虑
安博(含蜀山馆、庐阳馆两馆)持续推行“免预约、免取票”便民政策,惠及暑期观众超过70万人次。取消预约取票环节,优化安检流程,大幅缩短排队时间,入馆效率显著提升,每周五至周日延时开放至18∶00,同时实施错时开放服务,蜀山馆周一闭馆,庐阳馆周二闭馆,有效接纳临时到访游客。观众调查显示,免去网上预约后,庐阳馆60岁以上观众占比明显提升,更多老年人可以便捷入馆。依托智慧博物馆系统进行客流分析管理,公布各个展厅实时人数,加强引流疏导,调节控制观众数量,合理优化参观线路。配备防暑设备(遮阳棚、电风扇等)、无障碍设施(升降台、免费轮椅及童车等),开通“绿色通道”,为老人、婴幼儿、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快速、舒适的参观环境。安博以“时间”换“空间”去守护观众进入博物馆的热忱之心,以管理效率的提升推动观众体验的改善,着力提升“文旅友好度”的新高度,让每一位观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为确保日均万人以上的参观秩序,安博聚焦文物展品、观众安全、设施设备、消防安防等,加大巡查检查和排查整治力度,制定突发事件、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教育。针对博物馆参观秩序发布创意短视频《不要在博物馆吃东西》,提醒观众不要在展厅饮食,否则会“引来老鼠,篡改人类历史”,播放量超150万次,获得网友热烈响应,也成为业内竞相效仿、一起“玩梗”的创新示范案例。
展览体系构建:满足不同受众文化需求
精准把握暑期“刚需”,以完备的展览体系精准服务多元观众,让不同群体均能尽享文化滋养。安博焕新升级的“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展厅人流如织,与“安徽文房四宝”“徽州古建筑”“江淮撷珍”等常设展共同构成系统展示安徽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暑期重磅推出“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以国宝叙事点燃家国情怀,开展2个多月就吸引21万观众前来观展;“大漆——江南漆器艺术与文化特展”携手淮北市博物馆,首创“主分展”联动模式,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跨城打卡;8月上线的XR沉浸探索体验展“寿春楚歌”,借助交互技术让观众深度走进文物历史语境;庐阳馆推出“会飞的‘花朵’——蝴蝶主题科普展”,专设互动实验区让孩子在游戏中亲近自然;“煌煌商邑 契刻千年——殷商甲骨文主题展”追溯文字源头,成为暑期知识充电站;“烽火画卷——宣传画中的安徽抗战记忆”主题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优质课堂,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项目。
此外,展览配套服务同步升级,安博暑期日均人工讲解超50批次,较5月增加60%;AI眼镜等智能导览设备月均租借量突破万台次。
公共服务优化:全龄段关怀与多层次体验
通过活动全龄段覆盖和跨界资源整合,一站式承包亲子教育、艺术美育、传统德育,将“短时参观场所”转化为“全龄学习空间”。暑期以来,安博推出社教活动458场,受众13.47万人次。“童年有戏 仲夏狂欢”活动邀请安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与其中;“文物里的ABC:博物馆英语奇妙课”“走近科学之蒙城尉迟寺神秘文物大揭秘”让孩子在博物馆里乐享暑假;初心如磐——第三届“延乔杯”大学生红色故事讲解宣传展示活动,得到百余所高校热烈响应;“博物馆里剧本游”系列活动深受青年群体欢迎;策划银发族专题活动,前往养老院开展历史文化主题宣讲,积极提升博物馆的老龄群体文化体验;面向文博爱好者的安徽“文博讲堂”,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场场爆满。
志愿者队伍在公共服务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博持续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务行动,建立志愿者老带新、大领小机制,打造“小小讲解员”和“公共服务小能手”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双品牌。活动提供博物馆通识、讲解礼仪、思政教育、主题研学等培训内容,系统开展项目式学习和公共服务实践。7月“人人都是迎客松”志愿服务人数超5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3232小时,提供讲解981批次,其中“小小讲解员”提供讲解588批次,受益观众达2.35万人次,彰显了新时代少年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力量。
文旅消费激活:可带走的文化符号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文创产品已跃升为激活假期消费、加速文化传播的重要引擎。安博深挖文物内涵,以“共创生态”为径,通过产品研发、空间设计运营等方式,与中国联通、支付宝、霸王茶姬、卡旺卡等知名机构和本土品牌合作,成功打造一批“可带走的文化符号”。今年暑期,安博文创上新155款。网红文物“云纹五柱器”按网友思路化身“西周路由器”、冰箱贴等,深受观众喜爱,且安博咖啡厅“刻划符号”设有同款甜品,在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自带流量;将馆藏文物与非遗文化结合设计推出的“徽徽狮杂技系列手办盲盒”,获得2025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为适应新生代消费习惯,首创“安博印社”,每一枚印章背后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和“通关文牒”等配套,观众不仅可以体验一站式集章打卡乐趣,还可感知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安博文创快闪店在合肥热门商圈新粮仓文化商业集合亮相,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生活场景。
空间运营拓展:探索无边界博物馆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高度关注和热爱,安博积极回应,致力于让历史文化主动走进公众日常生活。如今,在商业综合体、社区的街角、校园的长廊,甚至万米高空的云端航班上都能看到安博的身影。这个暑期,安博联合罍街推出十二生肖主题分展,现场呈现“兽首展”图文版、生肖IP巡游等诸多场景,将博物馆文化“搬”进了人气街区,让厚重历史与市井烟火同频共振;依托“教育合伙人”项目,推出“寻找清风”文物主题活动,走进商场、校园,开启30场巡演;策划的“安徽历史名城”“古都夏令营”等系列研学活动,让游客跟着课本游安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联合东方航空公司,举办“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主题航班活动,和旅客共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同时,发挥省级博物馆龙头作用,发起“展览资源共享行动”,在安徽歙县、蒙城、凤阳挂牌“安博分院”,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服务空间的多维度拓展,既缓解了馆舍压力,又实现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几何级增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安徽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