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守望和平 山河无恙 精神永存
抗战14年的黑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东北烈士纪念馆

精心研磨红色展览,聚焦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东北烈士纪念馆于1948年10月10日建成开馆,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座革命类纪念馆,是黑龙江省哈尔滨的红色文化地标。现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历经77载岁月,迄今已形成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五馆合一的总体格局。

作为红色文化阵地,东北烈士纪念馆始终以“弘扬英烈精神”为己任。近年来,不断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并创新保护利用,持续推出优质红色陈列展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成效显著。

抗日战争期间,龙江儿女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与残暴的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推出的原创展览“抗战14年的黑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览”于9月2日正式开展,引领观众重温红色历史,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自2025年初确定展览选题后,全馆人员奋楫笃行,集思广益,多次对展览内容进行推敲打磨、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力争精益求精。历经200多个日夜,经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三轮论证,最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将集主题鲜明、多元展示、互动体验、社会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红色展览呈现给观众,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开启历史之门,再现黑龙江铁血抗战14年历程

此次展览犹如一把钥匙,为观众打开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展览全面反映了黑龙江地区作为东北抗战的主战场及党对东北抗战领导中心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展览以14年抗战为叙事主线,重点完善了东北抗联后期(1940—1945)在黑龙江坚持苦斗历程的展示,凸显了其连续性与完整性,为理解中国抗战的长期性、复杂性提供了独特的地域视角。

黑龙江是东北抗战的主战场。东北抗联共有11个军,其中有9个军诞生在黑龙江,改编后的第一路军、第二路军、第三路军均在黑龙江留下了战斗足迹。展览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为“日本侵略与黑龙江人民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抗日武装”“依托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四个部分,10个单元。

第一部分“日本侵略与黑龙江人民的反抗”,主要展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黑龙江实施法西斯殖民统治,马占山、李杜等爱国将领率领抗日义勇军奋起抗日。同时,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日号召的史实,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中流砥柱作用。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抗日武装”,中共满洲省委于1932年1月迁至哈尔滨,成为领导东北抗战的中心。这一部分主要展示黑龙江地区的党组织机构的演变。通过梳理抗日武装从反日游击队到东北人民革命军,再到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脉络,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抗日武装的艰辛历程,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伟力。第三部分“依托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呈现东北抗日联军依托游击根据地和秘密营地,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消灭和牵制了日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东北配合了全国抗战。第四部分“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反映1940年后,东北抗日联军在黑龙江境内坚持苦斗,配合苏军反攻东北,最终取得东北抗战的胜利。

12件一级文物,生动诠释东北抗联精神内涵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展览展示的111件(套)文物、84份文献、235张历史照片及19件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和3处场景,无不默默诉说着当年残酷的战争历史与可歌可泣的英烈事迹。

本次展出的文物品类丰富,包括党领导黑龙江人民抗战斗争的文件和宣传品;党在城市领导秘密抗日战争的文物;黑龙江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文物;反映东北抗联艰苦生活的文物及被服用品、医疗用品、修理枪械用具;反映爱国群众积极支援东北抗联的文物;日本侵略者在黑龙江的罪证实物等。时间上涵盖从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到东北抗日联军的各个历史时刻,并展示了在黑龙江地区诞生和战斗的东北抗联第三至第十一军9个军指战员使用过的实物。

展览集中展出东北抗联将领赵尚志、许亨植、冯治纲使用过的手枪、“金剑啸主编的《大北新报画刊》”“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一·二六指示信》)”“朴英山小部队使用过的密码本”“朴英山小部队使用过的电台”等12件一级文物,“东北抗联七星砬子兵工厂枪支制造车间使用过的机床手摇轮”“李延禄使用过手章”“延方抗日救国总会使用的印台盒”等6件二级文物,以及71件三级文物,以重量级文物资源构建差异化展览优势。

突破传统叙述模式,聚焦基层民众的抗日活动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展览突破了传统的展陈模式,创新性地以群众支援前线的视角,通过聚焦基层民众的抗日活动,展现全民抗战力量,突出黑龙江人民对东北抗战的支援和贡献。展览着重从群众视角出发,在“建立游击根据地”单元特别设置了群众支援展区,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物,生动展示了黑龙江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对东北抗日武装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生动介绍了“东北抗联吕老妈妈”两个儿子和儿媳为抗战而牺牲等模范的感人事迹。

“开展抗日游击战”单元,展现了黑龙江作为最早践行抗日游击战术的地区之一,赵尚志、周保中等东北抗联将领在长期艰苦的对敌作战中,摸索并总结出丰富的战术理论和经验。他们通过机动灵活的伏击战、袭击战、破袭战和突围战,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同时,本次展览还突破了传统抗战史展览以军事斗争为主的单一视角,增设隐蔽战线单元,不仅呈现了东北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壮举,更凸显出黑龙江在连接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中的独特地位。

打造多元展陈空间,数字技术赋能沉浸式体验

此次展览运用多种展示方法,打造了具有沉浸感的历史文化展厅。在“哈尔滨光复”区域,使用空间借景的艺术形式,以历史上的哈尔滨火车站标志性建筑为原型,构建浮雕造型,还原建筑轮廓与细节,唤起历史记忆。尾厅通过动态光影演绎历史,浮雕下的1931-1945年灯组随讲解依次点亮,串联起14年抗战历程。随着展墙上的誓言文字逐一亮起,在讲解员的深情诵读中,背景音乐推向高潮,观众在视听震撼中缅怀革命英烈,铭记使命担当,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厅内的复原场景带给了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尤其是夏季密营场景,通过葱郁的树林、鸟鸣与蝉声交织、“木刻楞”密营,以及展柜中陈列的东北抗联艰苦密营生活相关文物,生动再现了抗日斗争生活的真实情景。北满抗联部队艰苦西征的场景则描绘了他们在深山密林中行进,于风雪严寒中穿越林海雪原,既要抵御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又要与追剿的敌人巧妙周旋的悲壮画面,观众身临其境地从西征队伍中穿行。

同时,展览运用空气成像技术展示了“赵尚志使用的手枪”“许亨植使用的匣枪”“许亨植使用的马鞍子”“东北抗联三军的药瓶”“东北抗联八军的望远镜”“缝纫机头”等8件文物,通过光场重构原理实现文物影像在空气中悬浮呈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此外,展览还充分利用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项目的最新成果,突破传统展陈“玻璃柜+说明牌”的静态模式,采用文物扫描建模形式,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部分文物展区设置“文物互动屏”,观众可通过触摸查询文物具体信息,让珍贵文物从“历史档案”转化为可感知、可探究的“活教材”。在七星砬子兵工厂展区,创新性地使用AI互动装置,让参观者通过与“东北抗联小战士”虚拟人物互动问答的方式,了解七星砬子兵工厂运行的机制和战士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尝试打破传统展厅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沉浸感,真正让历史文化知识“活”起来。

30余馆同步举办联展,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东北烈士纪念馆秉持“要把东北抗联的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的重要精神,将阵地展览内容浓缩为流动展览,旨在进一步扩大展览宣传范围,提升展览社会影响力,实现展览资源效益发挥最大化。

联展聚焦三大创新亮点,通过41块展板,100余张历史图片、37件文物文献照片、8幅画作,重点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景呈现黑龙江各阶层抗战群像,系统展现黑龙江地区抗日武装的发展脉络,引导黑龙江省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峥嵘岁月,从先辈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次联展创新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线下展览+线上云展”的形式,联展涵盖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以及辽宁锦州等省内外13个地区,牡丹江市委宣传部、辽沈战役纪念馆、佳木斯市博物馆等30余家单位。各地在展出的同时,通过举办各类主题党日和研学活动,使展览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让各地区观众在沉浸式参观中感悟历史,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许多观众在参观后表示,展览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展现形式,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发挥了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

东北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佟国波表示,举办本次展览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伟大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弘扬。作为国家主要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从14年抗战历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希望通过联展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铭记龙江大地的历史荣光,把参观中的所思所悟转化为新时代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将对先烈的无限缅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4年浴血奋战,无数革命英烈用生命书写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壮丽史诗。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文化阵地,东北烈士纪念馆将以本次展览为依托,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东北抗联精神,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生动鲜活的红色文化体验之旅,向千千万万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牺牲和贡献的英雄先烈献礼。

(东北烈士纪念馆/供稿)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08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