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第4191条数据通过省级审核,十堰市普查办以“提早谋划、集中攻坚、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十堰市9个县市区“四普”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工作,成为湖北省首个“四普”数据全部通过省级审核的地市。
提早谋划:科学部署,统筹推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湖北省普查办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质量要求,确保9月底前高质量完成省市县“三级联审”工作任务,在湖北省普查办的指导下,十堰市普查办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先谋后动、精准施策”,对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及国家文物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审核指导意见》,结合各县市区普查进度差异,创新将9个县级普查单元划分为9个审核梯队,实行“分批次集中会战”——优先安排试点县和文物点数量较少的县市,逐步推进数据复杂、文物密集县市的审核。通过提前明确任务节点,确保各县区能够提前准备并统筹调配骨干力量,为集中攻坚奠定基础。
集中攻坚:梯队轮战,提质增效
7月28日,十堰市普查办正式启动“集中审核攻坚行动”,创新构建“集中办公、挂图作战、梯队轮战、立行立改”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按照攻坚时间到市级集中办公,审核过程中,严格对标国家普查标准与规范,对每条普查数据的名称、坐标、简介、照片、图纸等15项关键字段开展逐级核验、逐条把关。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线上线下同步反馈+县级立行立改”闭环流程,确保审核一条、通过一条,大幅压缩审核周期。省市县发扬“5+2”“白加黑”连续作战精神,按照“攻坚一县、撤退一县、梯队接力”的节奏,形成“入驻—审核—整改—转场”的高效链条,彻底打破传统分散审核的时空限制,有效解决了协调困难、标准不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审核质效双提升。
协同作战:三级联动,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审核权威性与精准度,“四普”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期间,省四普办工作专班对口指导单位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与十堰市普查办进行远程协同作战,优化传统“县级全审完,再报市省级”的流程,创新推行“市县先审、省市同步跟进”的协同模式。具体实践中,县级完成部分数据初审后,市级审核组立即启动复核,同时联动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专家当天介入,对数据采集质量开展“一对一”评估,详细记录问题清单并指导市县立即完善修正,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构建了上下联动、层层把关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核力量协同作战和深度融合,省级数据审核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5%以上。
此次“四普”数据省市县“三级联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堰市“四普”工作取得阶段性关键成果,不仅为后续文物认定、名录公布及保护利用策略制定提供了权威可靠的数据支撑,更使省市县“三级联审”成为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以十堰一域之力,为湖北四普全局添彩。
(作者单位:十堰市文物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