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故居纪念园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文物藏品6569件,其中一级文物73件、二级文物71件、三级文物617件。
近年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遵循文物工作方针,深入挖掘其文物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促进成果转化,先后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四川省首批文博研学基地等30余项称号。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着力推动实施“三大工程”。
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着力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
一是增强文物修缮力度。坚持“着眼保护、修旧如旧、尊重历史”原则,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安防、消防、文物本体修缮及展示利用工程。承办2021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与理念创新论坛和2024年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通过朱德故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荣获“四川省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记大功专项奖励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提升文物保存“温度”。修建文物库房2300平方米,集展览、保管、服务于一体;开办“厚德载物 精神永存——朱德革命文物展”,对文物进行专题式陈列、开放式保管,入选2020年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名单,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
三是增大法治保障强度。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南充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朱德故里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为革命文物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不断增进全社会对红色资源和革命文物的保护意识和价值认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及7件一级文物入选四川省第一批红色资源保护名录。
深入实施“内涵挖掘”工程,
生动展现革命文物红色基因
一是建好建强研究队伍。整合党史、军队、高校和社会力量组建朱德研究中心,引进研究型人才,分专题研究朱德思想与生平,将其军事思想、廉政建设思想、群众路线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水平。2020年召开《朱德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究专题开题仪式,分五年,在重大历史纪念节点,每年推出一个与朱德相关的研究子课题,先后举办朱德与新中国、朱德与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朱德与党风廉政建设等全国性学术会议,拟在2026年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和20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之际,形成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并结集出版。
二是用好用活研究成果。编辑出版《朱德精神的文化传承》《朱德文物故事》《朱德廉政故事》等研究专著,编写《给青少年讲红色纪念馆里的故事》《红色故事:走进中国100座纪念馆》等青少年教育读本,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的历史教材;编创红色歌曲《德高行远》、舞乐诗《咱们的总司令》,推出《朱德的忠诚与血性》《德耀中华 福泽天下》等专题党课、微党课,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做大做强专题展览。每年结合党史、军史、朱德革命生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节点,推出专题展览。2021年推出“矢志初心 终身为党服务——朱德是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专题展,并赴河北西柏坡、四川宜宾、云南昆明、陕西延安等地进行巡展,该展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近年来,先后推出“朱德与南昌起义”“朱德与抗战”“朱德与兰花”等专题展览10个。“人民的光荣——朱德同志生平事迹展”赴西部战区、东部战区、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巡展;强化馆际交流,先后引进“光辉永存——陈云生平业绩展”“璀璨青春——周恩来在建党前后”等专题展,其中“朱德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工程,
聚力赋能革命文物资政育人
一是培优育强讲解队伍。打造独具特色的缅怀活动现场。活动集敬献花篮仪式、现场微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于一体,在人员培训、党课打磨、活动流程等方面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讲解队伍素质,结合时代精神修订讲解词,深度挖掘与朱德精神的结合点,使其具有鲜活的时代价值;出台讲解员星级评定管理办法,突出鲜明正向激励导向。先后有10余名讲解员在国家和省级大赛中获奖,3名讲解员分别入选“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导”,6名讲解员荣获四川省博物馆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十佳博物馆讲解员和优秀讲解员称号。
二是做精做优主题教育。坚持以物证史、以史育人。在重要节点开展党史学习、党纪学习等主题教育,组建《人民的光荣》宣讲团,推动思政课《朱德的家国情怀》《春晖照征途 初心报家国》《烽火里的总司令》进军营、进社区、进校园;举办“同心向党·共绣国旗”“童心向党·百年传承”全国元帅红军小学联学共建、“长征路·思德行”等活动;与朱德红军小学总校在朱德诞辰纪念地常态化开展思政课教学,构建德育教育“第二课堂”,让红色基因在基层和孩子心中开花结果。
三是做新做活宣传报道。把握正确宣传导向,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加强新媒体平台升级和运行管理,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近30家媒体刊发(播报)纪念馆相关新闻报道200余篇(条)。联合录制朱德文物故事、拍摄朱德专题宣传片、开通景区官方抖音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朱德的党证》《朱德的家书》等原创视频和朱德思想研究等专栏,推出短视频《朱德的故事我来讲》,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延伸式展示宣传,推动红色基因库建设。
今后,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将进一步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讲好朱德故事,弘扬好朱德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真正让革命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朱德故居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