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色调在陈列展览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赵骄健

从生理学机制来看,视觉感知是我们通过肉眼接收外界光刺激,从而获取物体形态、明暗与色彩等信息的过程。在这些视觉要素中,色彩色调作为最直接且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显著影响受众的情感响应与认知建构。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科学且艺术地运用色彩色调,不仅能够塑造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还可有效传达展览的主题内涵,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深层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的“为了共同的事业——从西班牙战场到中国抗日战场”等专题展览,在色彩色调实践运用方面做了积极尝试与创新。

结合展陈主题主旨,明确视觉焦点,

强化视觉冲击与引导

色彩由色相、明度、饱和度三大属性构成,其组合与对比可形成多样化色调系统。在博物馆展陈实践中,色彩色调的表现力决定着视觉焦点的清晰度,能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聚焦效果不仅依赖单一色彩属性,更在于系统性的配置与关系构建。高对比度的色彩组合(如红与黄、蓝与白)能够通过强烈的视觉张力迅速捕获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导视线流动。同时,主色调的确立、辅助色的配合以及点缀色的搭配使用,共同建立起清晰的视觉层级与节奏秩序,使核心展项在无需外界提示的情况下仍能被自然感知。例如,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以红色为主调、搭配金黄色党徽与立体文字的视觉策略,既强化了视觉中心,也隐喻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底色与精神血脉。

今年8月举办的“为了共同的事业”专题展览,反映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开始后,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支持下,旅欧、美、亚等地100多名共产主义战士,组成国际纵队中国支队,与各国勇士并肩作战,以及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结束、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部分国际纵队成员奔赴中国抗日战场,同中国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光辉历程。该展览的叙事时间轴为1936年至1945年,主题脉络为国际纵队中国支队以及国际友人辗转西班牙战场和中国抗日战场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伟大壮举。基于此,策展团队以“中国共产党”“国际纵队中国支队”和“国际友人”作为核心视觉焦点,并分别赋予红色与深蓝色作为焦点标识色。这两种色彩不仅在地域象征(中/西)上形成强烈对比,也强化了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共同事业”中的多元力量参与、携手团结主题。

打破单一色彩范式,优化区域配色,

唤起情感共鸣

色彩不仅作用于视觉,更深入影响心理与情绪。暖色调常引发积极热烈的情感,冷色调导向冷静沉思;高饱和色彩带来兴奋,低饱和色调伴随庄重。此外,色彩作为文化符号,还能够唤起集体记忆与文化联想,成为情感传达的有效媒介。在展陈语境中,合理运用色彩色调,能够塑造特定的情感氛围,增强展览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观众在情感认同中深化对展览内容的理解。

“为了共同的事业”专题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奋战、国际纵队中的中国支队、从“西战场”到“东战场”奔赴中国抗日前线、永远铭记。从逻辑体例上看,四个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为了在视觉上增强展览的层次感,丰富观众感官体验,策展团队在色彩搭配上打破单一色彩范式,实施“分区配色、渐进过渡”的策略,以贴合叙事逻辑并增强情感表达:第一部分以深蓝色调为主进行渲染,力求再现89年前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情境,引导观众感受世界正义及和平力量的汇聚;第二部分融合红色与深咖色,凸显中国共产党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仍具胸怀天下的伟大气魄,体现中华儿女奋不顾身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三部分借助土黄与深蓝,分别喻示中国战场的艰苦与国际友人的援手;第四部分以亮黄色为主,展示胜利的喜悦,传递出友谊与铭记。如此分区不仅增强视觉节奏,也通过色彩的情感属性深化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

注重整体协调统一,强化细节表现,

凸显展览主题与叙事结构

展览陈列通过色相选择、明度调控和区域配色的系统规划,有助于构建具有逻辑与节奏感的视觉叙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以红色为主调、金黄为辅色的设计,既突出庄重热烈的主题气质,也传递出力量与自信的情感讯号。

“为了共同的事业”专题展览在保持整体协调的同时,注重细节表现。前言和结语背景展板均采用红色,形成首尾呼应的展示效果。

正文部分用深蓝色展板镶嵌其中,并用暖色灯带予以烘托,白色立体字跃然于深蓝色展板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主标题采用金色立体字造型,给人以庄重、大气、美观之感。

四个部分标题展板也采用红色为主色调,白色字体粘贴其上,清晰醒目。展览中10个单元标题展板采用和部分标题展板一致的色调,文字为白色立体字。为了保持整体协调性和观看舒适度,展览中说明文字均采用亚光白色,强化层次。

此外,展览中图片和文物的说明文字色彩也略有差异。比如,西班牙内战爆发的国际背景,以及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民军、共产国际领导建立国际纵队对法西斯的抗争相关内容说明文字展板底色与该部分整体色调保持一致,为深蓝色,衬托中国共产党对西班牙人民的支持与声援,国际纵队中的中国支队在西班牙战场与其他各国战士并肩共抗法西斯的壮举。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纵队中国支队战士心系祖国,奔赴祖国抗日前线,以及国际纵队中爱好和平的外国医生组成“国际援华团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华支援中国抗战的烽火同行等相关内容说明文字展板底色均为红色。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还根据内容归属(如国际背景、中共行动、日军暴行)分别匹配不同的色彩。这一细致的色彩信息系统不仅优化了观众认知流线,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主要作用,也强化了展览的主题一致性与叙事深度。

色彩色调作为一种核心的展陈语言,兼具视觉表达与情感传达的双重功能。在博物馆展览实践中,应立足于主题叙事与情感目标,通过对色彩属性的科学配置与艺术化处理,构建层次丰富、逻辑清晰且情感充沛的视觉场景,从而实现阐释、导览与共鸣的多重展陈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2.0797s